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相应无明”之对称。又作独头无明。即与其他贪等之本惑不相应而起之无明。在俱舍宗,与贪等十随眠不相应而起之无明...亦名:展转食戒缘起 子题:开食粥缘、食粥偈、粥有十利饶益行者、行者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从罗阅祇人间游行...(譬喻)智犹如目。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六种阿罗汉之一,九无学之一。即得阿罗汉果中最利根之种性,得尽智、无生智而不退动者。有由本来之种性与钝根者由修...(术语)谓火之自体也。界为持之义。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于他物,故名为界。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又曰...(地名)Kukkuṭārāma,梵名屈屈吒阿滥摩之译。在摩揭陀国波吒厘子城之侧,无忧王(即阿育王)建立之处。西城记八...【他所建立作意】 p0488 瑜伽十一卷十七页云:他所建立作意者:谓诸声闻所有作意。要从他音,乃能于内如理作意故。...(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述记三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识。唯识了义灯四末曰:大众部,立为根本识。...梵名 ?rīnagara,巴利名 Sirīnagara。古印度迦湿弥罗国(梵 Ka?mīra)首府。有新旧两都,旧都为阿育王(梵 A?ok...(行事)谓百座之仁王讲也。...安置佛、菩萨像之堂宇。又作佛殿、大雄宝殿、大殿等。印度称佛堂为健陀俱胝(梵 gandhakutī),意即香室、香台、香...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他们依着尊者的教导精进修习,但经过了一段...
汪居士是我们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实、勤奋,没读过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在念佛堂不打佛七时,她就成为素...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没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比你厉害多了。所以如果你没有那个资本的话,就不要看不起人,...
从这样一个万法唯识的道理,菩萨生起了两种的功德力:第一个是誓愿力,第二个是观照力。 这个誓愿力就是说,在行菩...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首先,我们刚开始是成就一种善业力;其次,再提升到正念力。我们一生当中,大概就是成...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说明、看法,站在佛法和禅修者的立场来看...
从这里我们要了解到它是一个过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无生忍的时候,这时候是有资格来谈清净心的问题了。当以众生心...
那吒太子
【五灯会元】
那吒太子,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
上篇:障蔽魔王 | 下篇:跋陀禅师 |
(人名)Nāgasena,译曰龙军,天竺论师之名。饰宗记十本曰:那伽犀那,此云龙军。梵网述记上曰:定佛教体,西方有...
不共无明
背请戒缘起
智目
不动法阿罗汉
火界
鸡园
他所建立作意
根本识
史利那格拉
百讲
佛堂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咱就信阿弥陀佛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菩萨的两大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

攀缘善法,本身也是一种轮回性
心中觉悟心自安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