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火之自体也。界为持之义。火持火之自性,而不混于他物,故名为界。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又曰:“火界,暖性。”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于四法宝之外,别加所观之境者。法相宗称之为五种唯识,说境唯识、教唯识、理唯识、行唯识、果唯识之别。出...(地名)玄奘西域记曰:中印度诸国曰波理夜呾罗,曰秣菟罗(原注亦谓三波诃),曰萨他尼湿伐罗,曰窣禄勒那,曰秣底...(流派)此宗以四分律为所依,以昙无德为开祖,道宣大成之。单云律宗者,即此宗也。...据方等般泥洹经卷二载,涅槃,大灭度之义;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乃三德之秘密理藏,在诸佛为不增...位于浙江杭县西湖宝云山下。五代吴越王钱氏开创于后晋开运二年(945),初称孤山寺。宋初称广化寺,治平二年(1065...(图像)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大金刚吉祥佛母复说画像曼拏罗法:取白净素罥等于自身量图画之,凡一切瑜伽中像...(术语)谈诸法实相圆融之理。金光明玄义上曰:法性之圆谈。...梵语 āyatana。又作阿也怛那。意译处、入处。处,生门之义;乃六根及六境之所依、所缘,而生起心、心所。亦即十二...(譬喻)譬物之无果也。涅槃经曰:是身念念不住,犹如电光瀑水幻炎。亦如画水,随画随合。...全一卷。最胜子等诸菩萨造,玄奘译。又称瑜伽论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为瑜伽师地论最古之注疏。最胜子(梵 Jina...即围绕三千大千世界之大铁山。据彰所知论卷上器世界品载,以阎浮提等四大洲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嘉兴藏流通本)...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恚,作善为业。言苦苦具者,苦谓三苦;苦具者,苦因。 心中对...
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萨,在这个世间发愿修行,而且他示现的每一个身都在娑婆世界跟我们广结法缘,那么这个缘跟...
从带业与消业往生说起 学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标何在?依现况看来,似乎都为了解决宿业,往生净土。传统的净土宗大...佛学的人生道德,即是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略说人生道德之大概。 一、以佛法为非伦理非人生的错误 在中国,向来...
一个人为什么要修行呢?主要的是训练自己意志坚定,如同制造瓷盘瓦罐,皆需经过火焙日晒,时间愈久,则愈坚固。同样...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意有障碍的事。违缘也可以说是一种逆境、一种挫折。 我们生存...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着,最后造业,就构成了遍计所执的整个过程。这个地方,佛法...
火界
【佛学大辞典】
上篇:火舍 | 下篇:火食 |
指心神散乱不能修定善之根机。又指于日常生活中行弃恶修善之散善者。(参阅“定散”3180) p4976...
境教理行果
中印度诸国
四分律宗
涅槃八味
玛瑙寺
佛眼曼陀罗
圆谈
阿耶怛那
画水
瑜伽师地论释
大铁围山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缘是我们多生多劫积累而来的

走出宿命的阴影
太虚大师:佛学的人生道德
佛弟子平时自修的几种方法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