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谓百座之仁王讲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亦名:安居忘不受日 行事钞·安居策修篇:“问:‘遇缘出界,忘不受日,经宿,破夏不?’答:‘诸部无文。五百问云...【律仪色】 p0857 显扬一卷十三页云:律仪色云何?谓防护身语业者、由彼增上造作心心所法故;依彼不现行法,建...梵名 Brahma-purohita。又作梵富楼天。即色界初禅之第二天,为大梵天之辅相。旧名梵先行天,又称梵前益天,以在梵前...(杂名)斥教相区区闇于观道之禅师,谓为事相禅师。止观七之四曰:九意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禅师共。...【于怨害有情所修无常想】 p0754 瑜伽四十二卷七页云:云何菩萨于有怨害诸有情所修无常想?谓诸菩萨、应如是学...梵名 Tapovana,巴利名同。佛陀修苦行六年之地。昔称优楼频螺(巴 Uruvelā),即今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南侧五百余公尺...用以浸染袈裟的颜色之一。其色黄中带赤,或称茶褐色、木兰色,为袈裟之本色。以乾陀(梵 gandha,巴同)之汁染布而...(术语)Pratideśayāmi,梵语,布萨说戒之具名也。玄应音义十六曰:布萨是讹略也,应言钵啰帝提舍耶寐,此云我对...【慧】 p1318 瑜伽三卷七页云:慧云何?谓卽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作杀生、偷盗等恶事,而犯所受之戒。鼓动身、口至违理之境,称为作;污染已受之戒,称为犯;犯由作而生,故称为作犯...【梁栋】 p103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梁栋者:谓彼依因。卽解脱俱行无常想之依因也。...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
比如说有些人,他在修法的过程当中,他非常的愚痴,这个放不下,那个放不下,一边念佛想求生极乐世界,一边又在想:...这个世上并没有坏人,只有不小心反错的糊涂人。等他们明白过来,自然就会改了。 是别人的伤害,让我们的心变得坚硬...
我们如果读《阿含经》,或者你去读大乘的经典,比如说《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你会发觉这两部经的味道非常...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是谈何容易啊!不过,佛陀懂得用智慧来引导我们,首先要我...(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孝道是净业行人的一个纲宗要领,孝乃天之经、地之义。吾人之...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则不是疑法便是疑自。若有丝毫疑心,则因疑成障。...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大非也!殊不知无量劫来,所造五...
百讲
【佛学大辞典】
上篇:百论 | 下篇:百杂碎 |
(术语)密教通说之十六生成佛,托于仁王经所说之十四忍,谓为十四生成佛。...
安居忘不受日开制
律仪色
梵辅天
事相禅师
于怨害有情所修无常想
苦行林
香染
钵啰帝提舍耶寐
慧
作犯
梁栋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佛说九横经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它会障住你,你就是迈不过去
让自己更宽容

大小乘在思考上有何不同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推荐】觉海慈航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