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除一切恶趣,梵名 Sarvāpāyajahah。又作破恶趣菩萨、舍恶道菩萨。略称除恶趣菩萨。为密教胎藏界现图曼荼罗除盖障...【泥缚些那】 或云泥伐散那。西域记:唐言裙(云云)。旧曰涅槃僧,讹也。既无带襻(普患切),其将服也,集衣...(480~560)北齐禅僧。河北钜鹿人,俗姓孙。博通经史,年二十八,征为太学博士。未久即出家,从道房禅师受止观,并...袈裟类之法衣,为僧尼之上服。又作褊衫、编衫、遍衫、偏袖。即缝合僧祇支与覆肩衣,另加襟而成为一种具有两袖、前后...秣剌耶,梵名 Malayagiri。又作摩罗耶山、魔罗耶山、摩罗延山、摩利山。大唐西域记卷十秣罗矩吒国(梵 Malakūta)...(1275~1342)元代僧。嘉禾(浙江嘉兴)人,俗姓顾。号玉冈。十四岁于白莲华寺从古源永清出家。就永清学止观、金刚...清初僧。陕西人,俗姓李。生卒年不详。十四岁娶妻。十八岁时,一夜猛省万物之无常,与三界之如火宅,乃信口道:“一...乃对比丘尼之尊称。我国此例甚多。然非“尼大师”三字并称,而系以“大师”之号尊称某一尼师。如嘉泰普灯录中载有:...【种种界智】 p1260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通达了知...(术语)憍慢之念想也。南本涅槃经二十二曰:其心初无憍慢之想。西方要决曰:等心起敬,勿生慢想。...(一)日本佛教祖师堂之一种。又作影堂。“御”为敬称。各宗派所指不同,真言宗称高野山宗祖空海之庵室为御影堂。东寺...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问: 师父,我想请问一下,我们经常说要发菩提心,那这个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为因缘而发出来的一个心? 净界法...
凡夫众生根基陋劣,慧浅信薄,通常对佛法难以生起决定的信心。因为我们凡夫对世界的认识与佛经的内容常有出入,而流...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你一个在家人的身份,怎么可以和这么至高的身份坐在一起呢...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所以也是最有大福报的人。 一般人以为有财产、...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布施」,意思是和别人结缘,不论是自己的财产、时间、智慧、技能,甚至...
地藏王菩萨有这种神力,反过来说,应当使一切众生永取解脱了、永远不再受苦,也就是说他证果了,乃至于只证得二乘也...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造作现世报;有生报,今世造作来生报;有后报,就是未来的十百...问: 佛弟子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疾病? 慧律法师答: 不要用自己的观念解读病苦,有时会误了大事。佛教是理性的宗教,...
障蔽魔王
【五灯会元】
障蔽魔王,领诸眷属一千年,随金刚齐菩萨觅起处不得。忽一日得见。乃问曰:「汝当依何而住?我一千年觅汝起处不得。」齐曰:「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而住。」
上篇:宾头卢尊者 | 下篇:那吒太子 |
(名数)行住坐卧四种之作法也。...
除一切恶趣菩萨
泥缚些那
僧稠
偏衫
秣剌耶山
蒙润
风颠
尼大师
种种界智
慢想
御影堂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菩提心是本来就有,还是因缘而发出来的

在科学时代如何生起对佛法的信心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运用佛法来布施

地藏菩萨为何不能让众生永取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