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阿赖耶识之别名。述记三末曰:“如小乘名根本识。”唯识了义灯四末曰:“大众部,立为根本识。”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名)显异录曰:紫姑莱阳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寿阳李景纳为妾。为大妇曹氏所嫉,正月十五夜阴杀之厕间。上帝...(植物)Puṇḍarika,又作芬陀利,分陀利迦,分荼利迦,分荼利华,奔荼利迦。正开敷之白色莲华也。西土之莲,有青...【有漏行】 谓以有漏智(世俗智)行世俗之善恶等行为。亦即以有漏心所修的行法,称为有漏行。如见道以前的修行,及...(术语)扶持守护也。金光明经一曰:常观拥护此阎浮提。毗奈耶杂事四曰:拥护佛法使长存。...(术语)Karmadāna,梵语羯磨。译曰事。陀那,译曰授。以诸杂事指授于人之役是名授事。旧曰维那者,即此也。寄归传...(行事)即法乐也。法事之后,以诗歌之朗咏等而游也。...(衣服)谓曰圌衣。比丘尼之裙名。...凡二卷。元代云峰集。全称唯识开蒙问答。收于卍续藏第九十八册。唯识学之研究于唐末以后中断,至元明时,再起研究之...密教以阿弥陀如来为本尊,为灭罪生善、往生净土,或为亡者祈冥福而修之秘法。首先建曼荼罗,次列诸尊于本尊之周围,...亦名:广严城 行宗记释云:“云广严城者,广谓土境之大,严即风物之美。昔波罗奈国王夫人,生一肉团羞愧不已,...指究竟、绝对不二而远离一切虚妄相之真理妙体,此即诸法之实相。无量义经(大九·三八五下):“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疗痔病经...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坐着,而即使是以立姿站着,也不会像基督徒一样向天仰望,好像...很久以前,有个很穷的年轻人,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有一天,他到寺院里拜佛,他虔诚地跪在地上,向菩萨祈求:菩萨啊,...
障碍,我们修行的障碍,一般说是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是惑障、业障和报障。 惑障,又包括烦恼障和所知障。 烦恼障是...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为什么会有痛苦。从大乘佛法的因缘观来说,一切业障海,皆由妄...
母亲俗名李香云,法名胜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农历九月初三,四川省仁寿县农旺镇黄坳村七组人。母亲从二〇〇七年开始念...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心即是身,身心相互连结,两者无法分开,因此,愤怒不仅仅只...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钱都不要拿,即使父母的东西也不...问: 弟子是一名公务员。从二〇一三年开始在家念佛、读经、抄经。弟子一心皈依佛陀,虽未受戒,但一心一意欣愿往生...
根本识
【佛学大辞典】
上篇:执持识 | 下篇:第一识 |
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随着佛教的发展取得了...
紫姑
分陀利
有漏行
拥护
授事
功德游
厥苏洛迦
唯识开蒙
阿弥陀法
毗舍离
一实无相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如何成为富翁

惑障、业障和报障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净土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