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谓曰圌衣。比丘尼之裙名。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āmra。音译作庵罗。庵罗为树名,此言柰氏者,即庵罗女。又作庵婆女、庵树女。为佛世时维耶离国一梵志所收养之...【恼害】 p1171 瑜伽八十六卷五页云:恼害者:谓于亲财等匮乏中,因自邪计所生诸苦,修厌背想。...(名数)一律仪无表色,依受善戒之表业而发,或与禅定共发,或与无漏智共生,有防非止恶之功能者。二不律仪无表色,...亦名:傍人语 济缘记释云:“语傍人,次列四释。初中,语谓得诃,越己即所为,余人即能秉;此约能秉得诃之人,在所...(名数)二十五方便中之五。持戒清净,衣食具足,闲居静处,止诸缘务,近善知识也。【又】五种增上缘之略。...(术语)无实体也。南本涅槃经十二曰:有名无实即世谛。不真空论曰:以名求物,无当名之实。...信即身成佛。...(术语)真如为万法之实性,诸相不可得,故曰妙。楞严经二曰: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一)(?~623)隋代僧。洛阳人,俗姓孟。才智敏捷,操行贞固。精研大智度论及摩诃僧祇律。居净土寺多年,学众恒逾...(寺名)俗名潭柘寺,在京城正西七十里,潭柘山前。始创于晋,清康熙三十一年赐金重修,宏丽轶旧观。行宫参差,有舍...【二种命终】 p0026 显扬十九卷六页云:论曰:有二种命终。一、决定,谓北胜上洲。二、不决定,谓余处。...佛说出家功德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僧稠大师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 ●...
一向专志是有成就的菩萨之修行秘诀。大乘经典讲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他有个特点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恒常地修行一种法...从前,苏伯比亚小镇有两个叫乔治和吉姆的邻居,但他们确实不是什么好邻居。虽然谁也记不清到底是为什么,但就是彼此...
当情绪的波浪生起时,学会做一个观察者,不分别、不评判、不逃避、不压制,看着它生、住、异、灭,如同波浪的起伏,...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有一个富家媳妇,因为经常被婆婆责骂,便赌...
修行,最主要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信心没了,做什么都不成。最主要的、根本的东西丢了,没了,怎...问: 如何择法择师? 智慧法师答: 《瑜伽师地论》里讲的,善知识有八种德相:何等为八?谓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
厥苏洛迦
【佛学大辞典】
上篇:森罗万象即法身 | 下篇:云心 |
(名数)一、证境,诸佛所证之境界,即真如法性之理也。二、化境,诸佛所化之境界,即十方国土也。...
柰氏
恼害
三种无表色
语傍人
五缘
无实
信己(三)
妙真如性
明旷
岫云寺
二种命终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岭东第一禅——僧稠大师的故事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修行之秘诀--一向专志
率先迈出化敌为友的一步

一切外境只是因缘的暂时和合而已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