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观诸法无生之理,为入佛道之初门,即称为无生门。摩诃止观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到果,...【因相应因不相应法】 p0594 发智论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云何因相应因不相应法?答:卽心心所法,少分因相应,少...禅林用语。又作棬挛、卷挛。喻指禅林师家接引伶俐衲僧时,用以钓引、把持之饵。圈挛,原指卷绞钩绳之辘轳,或以“圈...(书名)五卷,一名二十唯识顺释论。唐义净译。护法菩萨造,释天亲所造之二十唯识颂。...又称假名菩萨、住前菩萨。即指菩萨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菩萨。名字,为假立施设,含有假借无实之意。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杂名)Gopālaka,译曰牧牛经。见玄应音义二十五。...亦名:结受戒小界法并解、受戒小界结法并解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结解受戒小界者,僧取六和,不宜乖异。既不许受...全一卷。日僧仁忠撰。详述日本天台宗开祖传教大师最澄住世五十六年间之行化事迹。东山天皇宝永元年(1704)八月刊行...(人名)Vāraṇa,一作婆罗那。国王名。译曰流转。唯识枢要上末曰:婆剌拏者,此云流转,即先婆罗那讹也。是眉稀罗...【苦果】 使身心苦之果报。从恶业而生者。总言之,则生死之果报皆苦也。就中分别之,则如天上者乐果,如地狱者苦果...指佛菩萨之智。三智之一。诸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实相,证得如来地之智慧;此一智慧超出凡夫、外道之世间智与声...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他不仅代表了天台宗的判教思想,同时,藏、通、别、圆四教更是...【增劫】 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浅浅的说。 第一、遣虚存实观 虚就是遍计执、执着。怎么虚呢?...问: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当他死后子女其中一人请了法师为他皈依三宝,他能带业往生吗...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君子、小人,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用道德修养衡量人高...
原文: 又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问: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说人家闲话、道人家长短,算不算是造口业(不管是事实或非事实)?还有,如...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将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
京兆公畿和尚
【五灯会元】
河中府公畿和尚,僧问:「如何是道?如何是禅?」师以偈示之曰:「有名非大道,是非俱不禅。欲识个中意,黄叶止啼钱。」
上篇:朗州古堤和尚 | 下篇:上林戒灵禅师 |
谓西域胡人之语言,或混同梵语而称胡语。东晋道安论经论翻译之得失时,指原文之梵语为胡言、胡经。又出三藏记集则指...
无生门
因相应因不相应法
圈挛
成唯识宝生论
名字菩萨
瞿波洛迦
摄僧三小界受戒小界结法并解
睿山大师传
婆剌拏
苦果
出世间上上智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唯识五重观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至诚念佛可以转业
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