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诸法无生之理,为入佛道之初门,即称为无生门。摩诃止观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无生门能通止观,到因到果,又能显无生,使门光扬,何者?止观是行,无生门是教,依教修行,通至无生法忍,因位具足。净名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门,皆是菩萨从门入位,而无生为首。”[摩诃止观卷六下、止观大意] p50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心性本净】 p0352 瑜伽五十四卷三页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无分别智】 p1066 摄论三卷八页云:如是已说增上心殊胜。增上慧殊胜、云何可见?谓无分别智、若自性,若所依,若...何故真如名为无相?以一切相皆寂静故...(术语)自恶事之因而生之苦果。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禅林用语。原指司灯火之童子。丙丁,即天干中之“丙、丁”,与五行相配则属“火”,故以丙丁比喻火。禅林中每以“丙...(名数)又曰四种广说,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种广说。第一广说。若比丘作是语,长老我于某村某城,亲从佛而受持不...【瞋恚增上果】 p1322 瑜伽六十卷六页云:若器世间,多诸疫疠灾横扰恼怨敌惊怖师子虎狼杂恶禽兽蟒蛇蝮蝎蚰蜒百足魍...(譬喻)圣人之教网也。谓佛之教法。以其罗致众生使归于正法故也。行事钞上二曰:致使圣网日就衰弱。...(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抑止,制遮之义;摄取,容受之义。谓佛以慈悲、智慧之故,于智慧门制遮逆恶诸罪,于慈悲门容受善恶一切而无漏。[释...【有惭】 p0539 瑜伽十八卷二十页云:云何有惭?谓惭于可惭,惭于能生恶不善法。谓能顺恶戒穴戒因缘。卽不正相...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广论》云:从损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厌舍,此能断心,即是尸罗。 这个持戒是怎么定义呢,从损害他,就是你要避免两...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是要怎样才能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这一条就是告诉我们:...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丘们开示:往昔我尚未成佛时,住大畏山修行。一般人进入大畏山...
贫穷之人是由于多生多劫没有种植善因,所以今生穷苦潦倒、饥寒交迫。大家都很害怕贫穷,这固然是人生当中的困境、逆...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远处把香烧 二劝世人休争强 强人做事强人当 强中更有强中手 哪...
一、绪论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而有六道轮回之业报,如何径出轮回而趋佛果,是每一个佛教徒需要迫切承办的问题。佛...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比如大海飘浮一块木板,此木板中间有一孔,一海龟一百年浮上...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两个人,哥哥叫大军,弟弟叫小军。哥哥订婚了,订婚了没结婚就到远方去...
无生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无生身 | 下篇:无畏 |
(行事)五日讲法华经八卷。即自初日之夕座为始,终于五日之朝座。又,合开结二经而为十讲。惟以讲法华经八卷为主,...
心性本净
无分别智
真如名为无相
恶果
丙丁童子
四种墨印
瞋恚增上果
圣网
自然智
抑止摄取
有惭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持戒是怎么定义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世尊示苦行非道

饥寒困苦爱易除,义无反顾往极乐
十劝世人

禅宗与净土宗之异同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