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佛菩萨之智。三智之一。诸佛菩萨观察一切诸法寂静之实相,证得如来地之智慧;此一智慧超出凡夫、外道之世间智与声闻、缘觉之出世间智,故称出世间上上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三] p15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二种涅槃】 即有余依涅槃与无余依涅槃。依者,有漏之依身。烦恼永尽,已断生死之因,然犹余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续,...(术语)待者待对也,对于相对而言。止观三曰:无可待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杂名)尊高德之称。谓比我先达于道者。法华文句九上曰:彼诸大士,是先进先达。梁僧传序曰:博咨故老,广访先达。...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于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之中,将禅宗诸派总分为息妄修心...亦名:左右顾视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有病,或仰瞻日时节,或命梵二难,左右处处伺求便道逃走者...无漏果的业因,如四谛中之道谛是。...(杂语)端,正也,的,实也,真实真正等之义。如端的是好等。...(术语)依天台四教之判,别教菩萨,至十回向之位,则所修之行德。事理和融,渐称于圆教之性德,是曰别向圆修,亦曰...指僧侣所娶之妻。梵道、梵行等之本意,即指断除淫欲、戒行清净。又梵僧一词本指自印度或西域东来之僧人,亦指戒行清...指上品往生极乐者所化生之莲台。往生极乐之三品中,上品生者化生于七宝池中之七宝大莲华,故称上品莲台。 p717...【住异合立】 p0660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六页云:彼经亦说住相。如彼经说:尽及住异,亦可了知。住卽住相。问:...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土法门单刀直入、直指众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见。信愿持名,乘托阿弥...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有; 能灭无始亿劫业, 令彼苦恼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方是指应把握佛法的原则和自己的身分、立场,不要放弃自己的立...
第一、安稳跟不安稳的差别: 当我们的心,住在五阴的时候,我们的心是不安稳的;因为你五阴的相状,它是业力所变现...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带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不受磨,不成佛,要在苦难当中成长。对一切乐不贪著,对一切苦不厌离,这才能守护佛的无上法门。 若没有历代大德这...随着现代弘法方式的改善和弘法途径的增多,当今社会,学佛的人也似乎越来越多了,特别良好的势头是佛教被越来越多的...
【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欲邪行。即是施与欲流所漂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嫉无害。无有热恼。亦无...问: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归本源?它与圆成佛道是一还是二? 慧律法师答: 天地人合一乃道教和儒家的观念,不属于正法...
出世间上上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出世间 | 下篇:出世间上上禅 |
【纯自利】 p0933 瑜伽三十五卷十七页云:此中菩萨、于纯自利应知应断者:谓为己乐;求财受用。或为悋法;于佛...
二种涅槃
绝待
先达
禅三宗
顾视白衣舍戒开缘
无漏因
端的
别向圆修
梵嫂
上品莲台
住异合立
【大藏经】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大藏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真心跟妄心的差别跟过失
行恶与修善

懂得随缘,你就不苦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落实和传播佛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