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由精进修法随法行。所以能修法随法行。由如理观甚深妙义。所以能观甚深妙义。由能恭敬听闻正法。所以复能听闻正法。...(术语)真如之体,不由于他体自觉,体自明,故云性觉。楞严经四曰:性觉妙明。...各佛教国家内,与佛、菩萨及历代高僧大德有关之处所及建筑物,其遗存今世,足供后人瞻仰凭吊者,称为佛教遗迹。 (一...(术语)梵语布萨Upavasatha Posadha,巴Uposatha,一译善宿。止宿于善之义。智度论十三曰:布萨,秦言善宿。新译...Wulinzang 明永乐末年在杭州刻印的大藏经。1982年发现。仅残存17卷,为9种经籍的零散卷册。千字文编次,摺装本...融会通达而了无滞碍。与相即相入同义。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十四(大四七·七七五下):“德山棒、临济喝,皆彻证无生...【一心剎那缘起与多心相续缘起差别】 p0020 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二页云:此中但说时分缘起。谓十二位,立十二...(物名)Malayu,香名。大日经疏七曰:白檀香,西方名为么罗庾,是山名,即智论所云除摩梨山更无出旃檀处是也。...(术语)台宗所立化仪四教中,第三之秘密教与第四之不定教,于佛说法时同一座而听,各自异闻,小乘之机闻小法,大乘...梵名 Abhidharma-nyāyānusāra。凡八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又称随实论、俱舍雹论。...圆顿一实,是天台圆教的教理。一行圆融一切行,一位圆具一切位,而成佛顿速,叫做圆顿;这种道理只有一而无二三,是...(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龙藏本)...僧伽吒经...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家中生活非常困苦,因此连他妻子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的妻子怀...
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所有的脚印当中,大象的脚印最殊胜;所有的观念当中,无常的观念最殊胜。 为什么大象的脚印最...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 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生活上,刚刚脱贫,但还没达到有产阶级,没有很大的支付能力,但又向...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就是四念处,(四念处之一)就是观法无我。法,就是世间的一切...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尚。我是厦门大学的,现在读研快要毕业了,我是学化学的,工作...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男孩。12岁之前被父母带到美国去,他的饮...
凡位菩萨的观照,第一个阶位是胜解行地。这个胜解行地,包括外凡的资粮位、也包括内凡的加行位,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
五台智通禅师
【五灯会元】
五台山智通禅师,﹝自称大禅佛。﹞初在归宗会下,忽一夜连叫曰:「我大悟也。」众骇之。明日上堂众集。宗曰:「昨夜大悟底僧出来。」师出曰:「某甲。」宗曰:「汝见甚么道理,便言大悟?试说看。」师曰:「师姑元是女人作。」宗异之,师便辞去。宗门送,与提笠子。师接得笠子,戴头上便行,更不回顾。后居台山法华寺,临终有偈曰:「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上篇:新罗大茅和尚 | 下篇:新罗迦智禅师 |
位于四川大渡河与岷江交会处。附近有凌云山胜境,该山位于岷江东岸,又称九顶山,与乐山城隔江相望。山有九峰,皆清...
预流支
性觉
佛教遗迹
善宿
武林藏
融通
一心剎那缘起与多心相续缘起差别
么罗庾
同听异闻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圆实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被饿死的阿罗汉

为什么无常的观念最殊胜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勿做「小资」学佛者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