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二十三卷十二页云:此中但说时分缘起。谓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具五蕴。尊者设摩达多说曰:一剎那顷,有十二支。如起贪心,害众生命,此相应痴,是无明。此相应思,是行。此相应心,是识。起有表业,必有俱时名色诸根,共相伴助,即是名色及与六处。此相应触,是触。此相应受,是受。贪即是爱。即此相应诸缠是取。所起身语二业,是有。如是诸法,起即是生。熟变,是老。灭坏,是死。瞋痴心杀,有十一支。无爱支故。虽有此理;而此中说时分缘起,依十二位,立十二支。一一支中,各有五蕴。非剎那顷,有十二支。然识身论,复作是说:于可爱境,由无知故;起贪着时,此中无知,是无明。有贪著者,是行。了别境者,是识。识俱诸蕴,是名色。名色所依诸根,是六处。六处和合,是触。能领触者,是受。欣所受者,是爱。爱增广,是取。引后有业,是有。诸蕴起,是生。诸蕴熟变,是老。诸蕴灭坏,是死。内热,是愁。哀泣,是悲。五识相应不平等受,是苦。意识相应不平等受,是忧。心焦,是恼。乃至广说。问:前说后说,有何差别?答:前说是一心,后说是多心。前说是剎那,后说是相续。是谓差别。彼论虽说多心相续十二有支,而不同此。以彼所说十二有支,多是别法,或同时起;此论所说十二有支,皆具五蕴,时分各异。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宝手,梵名 Ratna-pāni,音译啰怛曩播抳。又称宝掌菩萨。位列密教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地藏院九尊中之第六位。此菩萨以...梵语劫簸的简称,译为时分或大时,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计算的极长时间。...(书名)二卷,此书为清孙文川遗稿,陈作霖于丛残蠹蚀中编纂成轶。总列寺名二百二十有六。凡同名而非确在金陵者,与...(术语)一种之境界也。碧岩四十六则评唱曰:古人垂示一机一境,要接人。...子题:式叉摩那六法是其学宗、式叉摩那戒体更不重发、二年验胎有无、六法显行贞固、练身练心、式叉体同沙弥、式叉行...指万法一如,平等无别之中道真实义谛。为“别住中实”之对称。中实,中道真实之意,即指第一义谛。释摩诃衍论卷二阐...(譬喻)涅槃为圣者之所居,故譬之宫城。长阿含经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槃城。楞严经十曰:背涅槃城,生天魔...(故事)法华经提婆品,记龙女上宝珠于佛,以表己证圆果曰: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五停心观之一。又称因缘观、缘性缘起观、观缘观。即观十二缘起之连环相续,系用以对治众生愚痴烦恼之观法。(参阅“...【无量想】 p1049 如想自性中说。 二解 集论一卷五页云:何等无量想?谓能了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想。 三解 集异门论六...大乘行人在三贤和十圣之间,尚须经过四加行,作为进入初地的准备。所谓四加行,即修四寻思观,能得四如实智。行者对...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毗尼日用切要...往生论...有位居士和我诉苦:她从小教育孩子要善良,要心存善念,爱惜生命,更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不要和小朋友吵架;孩子很听...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了。即使小如蝼蚁,遇水尚且奋力挣扎;人们往往宁...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觉得佛门是劝人向善的,所以愿意皈依三宝。但由于对佛法的不了解,所以知见上也有一些误区。 比如...
现在年轻人面临着很多的诱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存的压力,各种攀比、各种来自婚姻家庭中的竞争的压力,容易使...
以我自己而言, 一生感果苦得很,常生惭愧,怕错因果,运落因果。少年就想住茅篷,放下万缘,偷安度日,结果还是放...从前有一位修道人,名字叫做善信。他出生的时候世上已经没有佛法传布了,但他还是苦心寻求正道佛法,希望可以找到正...
清代万缘法师。俗姓乔,湖州长兴人。平日为人愚昧迟钝。 别人骂他,也不嗔怒;人家赞叹他,也不欢喜,一心一意专持...
一心剎那缘起与多心相续缘起差别
【法相辞典】
【一心剎那缘起与多心相续缘起差别】 p0020
上篇: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 下篇:一来果已得未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法 |
山,意指寺院。谓僧侣外出后再归返原住之寺院。又作归寺、归院。 p6569...
宝手菩萨
劫
南朝佛寺志
一境
式叉摩那随行异同
等住中实
涅槃城
献珠
缘起观
无量想
四如实观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应不应该教育孩子向善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为什么要戒杀

不了解佛法的人对皈依的误区

念佛能得到命中没有的福报

逃不掉的因果
千辛万苦求佛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