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台宗所立化仪四教中,第三之秘密教与第四之不定教,于佛说法时同一座而听,各自异闻,小乘之机闻小法,大乘之机闻大法,谓之同听异闻。即一音异解也。但此秘密教与不定教之别。同听异闻之人,自他互相知,谓之不定教,互不相知,谓之秘密教。玄义释签一曰:“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听异闻,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辨两异。”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千手观音四十手之一。榜排,又作傍牌、彭排、彭旁。榜,以盾排御敌之义;排,同牌,即指盾。若人欲避除一切恶兽,应...亦名:小年曾归受具、十岁曾归受具 子题:十岁曾归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十岁曾归者,由经奉给,有持戒能。加学十...(名数)二种之烦恼。...(行事)一日设百座而讲仁王经也。百座之法。经中所说也。...金刚般若经取着不坏假名论云二利: 一、自利 谓于如来所说经典,自能受持读诵,听闻思维,如理修行,成就胜果...即佛教所称之色。色(梵 rūpa),有变坏及质碍(占有一定之空间,与他者不相容)二义。广义之色,乃物质所有存在之...(术语)身口意之造作也。又,内心之趣于外境如心行。大乘义章三本曰:内心涉境,说名为行。俱舍论曰:行名造作。大...犹言不一不异。如水与波,两者有别,故谓不即;水、波之性无别,故谓不离。圆觉经说:不即不离,无缚无脱。...独觉乘的行人,独处山林,见飞花落叶,便能悟知世法无常,因而开悟获证涅槃。...【五种顺出离界】 p0275 瑜伽十一卷十一页云:此中由欲恚害出离,卽说乃至乐根出离。由色出离,卽说第四静虑舍根出...【上品加行】 p0232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上品加行者:谓无间加行,及殷重加行,二俱相应。...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昔时阿难陀做了佛陀廿七年的侍者,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城对波斯匿王说法时,阿难陀的脸色现出忧愁的样子,佛陀问他,...问: 为什么一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反而能发达。有一些人老实做人,反而不能发福, 方海权答: 目前做坏事,不能代表...
当代有一种观点,认为佛教要主张做慈善,还说做慈善事业是佛教的正务。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很容易引起社会人士的共鸣...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心,我这个真心就像大海那样不增...
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纠结于是该成家立业,还是出家修道,未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却总是瞻前顾后,...职场可谓众相俱全:有人积极奋进,有人打小报告,有人拍领导马屁,有人两面三刀,有人不干活背后还说人坏话,有人拉...问: 一切经典是佛证到的诸法实相,用言语流露出来的。众生的语言是由情识里生出来的,是由分别心生出来的。世间一...
王炽(1836~1903年),字兴斋,汉族,云南弥勒县虹溪人,晚清滇中富商,被称钱王。作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王...
同听异闻
【佛学大辞典】
上篇:同类无碍 | 下篇:同体 |
【惭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善心所之一。惭者羞恶之心,做了坏事内心感到羞耻者曰惭。《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惭...
榜排手
尼十岁曾归受具
二烦恼
百座仁王讲
二利
物质
行
不即不离
飞花落叶
五种顺出离界
上品加行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阿难尊者的七个梦
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反而能发达

做慈善并非是佛教的正务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出家感悟: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职场的战争
什么叫做无分别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