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不相离色,有其三种: 一、一处不相离 谓诸大种及造色同住一处,能造所造,更互相望。大小量等,互相涉入,不...梵语 dharma-dhātu-svabhāva-jāna。为密教所立五智之一。无尽之诸法,称为法界;诸法之所依,称为体;法然不坏,...(行事)施食于鬼神饿鬼等之法会。...(经名)本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以毗卢遮那为日之别名,故称为大日经。唐善无畏译,共七卷。前六卷为正经...(术语)Lokavit,又作路伽惫。译曰知世间,世间解。佛十号之一。解知世间之性相也,智度论二曰:路伽,秦言世。惫...【佛说一乘意趣】 p0655 摄论三卷二十页云: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不定心及定心】 p0335 俱舍论二十六卷七页云:不定心者:谓染心。散动相应故。定心者:谓善心。能治彼故。...(术语)佛之种族也,名继绍佛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同注:什曰:佛种姓即是无生...(术语)可学之个处。菩萨地持经一曰:菩萨于何处学?学有七处:一者自利,二者利他,三者真实义,四者力,五者成熟...(仪式)宋赵彦卫擫云麓漫钞曰:释氏写经一行,以十七字为准,故国朝试童行诵经,计其纸数。以十七字为行,二十五行...【微细烦恼现行障】 p1250 成唯识论九卷十九页云:四、微细烦恼现行障。谓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识俱身见等摄。最...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家众以护持三宝、为要务,各有侧重,其最终目的都是行出世之道...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十八岁。他写了一首诗,在我们佛教圈里边流传很广。 小住人...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么这个净土的特别法门也就跟通途的法门没有两样了。我们生在这...
防护并非意指不看、不听、不闻、不尝、不触或不想任何事。若行者不了解这点,一旦见闻到什么,就退缩逃避,以为只要...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键是破除我执。为什么会起贪心?无非是我执在作怪:因为我喜欢...
忍耐是说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说成安忍。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起的就是嗔心,而对治嗔心的方法...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萨的力量,任持是自己拿的力量。这个我们早就说过了,佛菩...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一滴清水的存在而变清澈。 2、这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
石霜性空禅师
【五灯会元】
潭州石霜山性空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绳,出得此人,即答汝西来意。」僧曰:「近日湖南畅和尚出世,亦为人东语西话。」师唤沙弥,拽出这死尸著。﹝沙弥即仰山。山后问耽源:「如何出得井中人?」源曰:「咄!痴汉,谁在井中?」山复问沩山。沩召慧寂,山应诺。沩曰:「出也。」山住后,常举前语谓众曰:「我在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
上篇:五峰常观禅师 | 下篇:古灵神赞禅师 |
【五处定所应作】 p0280 瑜伽四十六卷十二页云:又诸菩萨、略有五处定所应作。若不作已;终不堪任证于无上正等菩提...
不相离色
法界体性智
施食会
大日经
路迦惫
佛说一乘意趣
不定心及定心
佛种姓
学处
释家写经字数
微细烦恼现行障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逃避并不能解决痛苦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不从小事来学忍辱,没法来成就大事的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