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四大种有五种因力: 一、生因 生因即是起因,谓大种恒将带生诸色,若离大种,色不得起。 二、依因 依因即...(一)至佛果之六行。指六度之行。即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回向行、十地行、等觉行。[金刚三昧经、性灵集卷八]...【二种增上慢者】 p0034 瑜伽九十三卷十二页云:复次略有二种增上慢者。一、于有学增上慢者,二、于无学增上慢...权教,谓权假方便未了义之教。佛陀顺应众生之根机而方便说法,此乃随他意所说者,故称随他权教。为“随自实教”之对...印度古代有一切智、神通、韦陀等三类之六师外道,总称十八师外道;此十八师正值佛世。即:(一)一切智六师,指尼乾子...(书名)善无畏三藏为玄宗皇帝讲说本经。一行阿阇梨记之,异本有多种,据日本僧家言,现今存者唯二本,一为日本弘法...为形容行、解二者相辅相成之譬喻。膏,指膏油,比喻正行;明,指灯明,比喻妙解。依见闻学习而领解教理,属于“解”...(术语)Loka-geya,译曰重颂。十二分教之一。涅槃经疏八曰:祇夜,具足应云路伽祇夜。祇夜翻为句,亦云颂。开善云...(杂语)佛之寿命也,释迦佛化身之寿命限于八十,报身之寿命则为无量,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说。...【观待不净】 p1469 瑜伽二十六卷二十页云;云何名为观待不净?谓如有一劣清净事,观待其余胜清净事,便似不净。如...(杂语)学佛说之教法,而生谬解者。如小乘,权大乘。是三论宗之用语。三论玄义作学教起迷。三论玄义曰:言不会道,...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
古德说:不识本心,修法无益。我们的法门有很多选择,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可以去持咒。但是从《楞严经》...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们无法如实觉知它们,就会否定它...马祖大师未出家前有几位老朋友。听到马祖开了大悟,到处说法,有问必答,皆大欢喜。大家都感到非常稀奇,心中只是半...
人何以要学佛 列位要知道人们,何以要学佛的理由,须先知道释迦牟尼佛,何以出生的缘故。 法华经说:佛以一大事因缘...
由施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正摄受。 由戒波罗蜜多故,于诸有情能不毁害。 由忍波罗蜜多故,虽遭毁害而能忍受。 由...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这是一个好现象,是由于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心很清净,而引...落榜、失恋、失业现实中,你是否四处碰壁、伤痕累累?你是否时常怨恨、畏惧、沉沦? 先来看看这些人曾经有过的遭遇...
往生神咒,全称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是汉传佛教寺院《早晚课诵集》中十小咒之一。咒语全文只...
古灵神赞禅师
【五灯会元】
福州古灵神赞禅师,本州大中寺受业,后行脚遇百丈开悟,却回受业。本师问曰:「汝离吾在外,得何事业?」曰:「并无事业。」遂遣执役。一日,因澡身命师去垢,师乃拊背曰:「好所佛堂而佛不圣。」本师回首视之,师曰:「佛虽不圣,且能放光。」本师又一日在窗下看经,蜂子投窗纸求出。师睹之曰:「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遂有偈曰:「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本师置经,问曰:「汝行脚遇何人?吾前后见汝发言异常。」师曰:「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今欲报慈德耳。」本师于是告众致斋,请师说法。师乃登座,举唱百丈门风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本师于言下感悟曰:「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师后住古灵,聚徒数载。临迁化,剃浴声钟告众曰:「汝等诸人,还识无声三昧否?」众曰:「不识。」师曰:「汝等静听,莫别思惟。」众皆侧聆。师俨然顺寂,塔存本山。
上篇:石霜性空禅师 | 下篇:和安寺通禅师 |
禅林用语。韩獹,乃战国时代产于韩国之名犬。又作狂狗逐块。原意谓向犬投土块,犬竟误认土块为食物,遂盲目追逐之;...
五种因力
六行
二种增上慢者
随他权教
十八师
大日经疏
膏明
路伽祇夜
佛寿
观待不净
学教成迷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修行最重要是明心见性了解真妄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马祖大师答老友问

王博谦居士《学佛浅说》

菩萨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勇敢面对人生,无论到遭遇什么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