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di?。乃唯识宗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指方位、空间。色法(物质的存在)与色法相对而生存在空间之分位关系,...梵语 hrdaya。又作汗栗驮。意译为肉团心。乃意根之所托,其形由八瓣之肉叶构成。(参阅“肉团心”2513) p4131...(1294~1389)日本临济宗僧。筑前(福冈县)人。元代时,渡海来我国,以松源派之古林清茂为师。返日后,历住京都南...(术语)Saṁsāra,译曰移转,轮回。...亦名:寺护、悦众、婆逻 行事钞·讣请设则篇:“十诵,为知请故,须立维那。出要律仪,翻为寺护;又云悦众,本正音...(术语)止观七曰:忏名陈露先恶,悔名改往修来。然忏为梵语忏摩Kṣamayati之略,而非汉语,故台宗之子弟不取之。四...(修法)以香水灌佛道修行者之顶,证明其修功之仪式作法。...【受取蕴】 p0726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三页云:问:受取蕴云何?答:若受、有漏有取;彼受在过去未来现在,或起...【迦沙野】 此云赤色,梵音呼异,今具录之。...(名数)小乘于比丘之初篇说四波罗夷,于比丘尼之初篇说八种波罗夷。前四者如比丘戒所述。五摩触戒,以淫心摩触男子...【七界】 七界又称七心界、七识界。即十八界中,于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外,再加上六根的意根。于十二处中...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龙藏本)...僧伽吒经...问: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大安法师答: 首先,念佛是什么?念佛是修心法,是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我们知道须菩提尊者,他不是一般的人,他解空第一。而且《金刚经》讲到此时...问: 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们祈求佛菩萨加被,不是外求了吗? 慧律法师答: 你还是众生,求没有关系。佛法...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比较淡薄。一个人,只要你内心过得去,你能够跟自己沟通,做起...
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称。两位比丘慕名前往求法,途中见一年老憔悴的比丘燃木生火,趋前询问祇夜多尊者...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涅槃这样的词句,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达到涅槃? 答...
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那里有个木匠,他讲你们这站的笔直像斧子砍的。他做木匠,他就是斩斧子斩惯了,他看人站得笔直说...
十六观门
【三藏法数】
[出观无量寿佛经] 韦提希夫人。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兼为未来世众生欲往生者。请佛世尊说其修行之法。故佛令其观彼依正之境。托境显性。了境唯心。即得往生。此十六观门所以说也。(梵语韦提希。华言思惟。依正者。依即阿弥陁佛所依之土。正即阿弥陁佛相好之身也。)一日观谓正坐西向。谛观落日。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名日观。二水观谓作水想。想水成已。当作冰想。既见冰已。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是名
上篇:十五种无明 | 下篇:十六特胜 |
【有漏界】 p0543 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有漏界?谓有漏五蕴,是名有漏界。...
方
栗驮
石室善玖
散拓罗
维那
忏悔
阏伽灌顶
受取蕴
迦沙野
八波罗夷
七界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如何对待念佛时耳中传来的其他声音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德高望重的祇夜多尊者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