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蕴足论九卷二十四页云:云何有漏界?谓有漏五蕴,是名有漏界。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九果】 p0087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十一卷六页云:西方诸师,说果有九种。谓于前五,更加四种。一、安立果。二、加行...众生轮回于三界中,犹如系身牢狱,故形容众生为三界之牢狱所束缚,称为狱缚。付法藏因缘传卷五(大五○·三一五上)...子题:布萨护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俱舍云,欲受斋者,清旦从他受,下坐随后说 布萨护 。故论解言,要日初出受之...【不染污分别】 p0331 瑜伽一卷十一页云:不染污分别者:若善、若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无害分别。或随与一...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行人,皆可乘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一齐进入佛真实的报土。...为十魔之一。即贪着自己所修之善法而不再精进之意。此魔能障碍正道,使修行者丧失智慧眼,故旧华严经卷四十二离世间...(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而自杀欲入无余涅槃之罗汉也。...(一)一宗所立之教义。标示该宗之主张及信仰之方向。宗义通常皆以信仰经验之事实为基础,而以知性之语加以整理组织。...进食时所用之器具。一般有头钵、鐼子、匙箸袋、净巾、袱纱、匙、箸、刷、钵单、钵拭。[禅苑清规卷一赴粥饭] p400...(术语)修行佛道者之称。释氏要览曰: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道者亦同此说。...凡三卷。唐代善无畏译。又作苏悉地供养法。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记述苏悉地经供养持诵之法,其内容包括赞叹法、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
太虚大师说我们所有的步骤,都是为了人生改善,后世增胜,了生脱死,法界圆明。一切都是为了人生改善,但改善一定是...
1.一心不乱: 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即是一心不乱。修念佛法门时,以虔诚之信心持诵弥陀名号,使心不散。念佛时舍...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士《欲海回狂》 这是关系到人生...
《韩非子说林》里面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桓赫的雕刻大师,当别人问起他的雕刻之道时,他回答说:其实雕刻的秘诀...菩萨,这也是梵文的音译,并且是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埵。它的意思,菩提早觉,萨埵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
我现在讲个笑话给诸位听,其实这是真事实,也是教你们在世间要如何度脱这个人生。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爱的故事,以下摘取其中三则。 有个叫桓温的人,一次前往四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舍利弗来世 成佛普智尊, 号名曰华光 当度无量众, 供养无数佛 具足菩萨行, 十...
有漏界
【法相辞典】
【有漏界】 p0543
上篇:有漏法 | 下篇:有漏种 |
(菩萨)Ekajaṭa,翳迦为一,惹吒为髻。一髻尊之梵名也。...
九果
狱缚
八戒受仪
不染污分别
五乘齐入
善根魔
思法阿罗汉
宗义
食器
道者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推荐】别让想象破坏美好的一切

【推荐】50个净土宗常用名词解释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给自己留些余地
什么是菩萨

「认错」是处世最珍贵的宝物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