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环布于热河承德市避暑山庄(即清朝热河行宫),东面与北面之西藏佛教寺庙总称,因位于山庄之外,故称外八庙。另有八...(术语)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三观为定善,后三观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坏苦】 为苦苦、坏苦、行苦等三苦之一。又作变异苦,乐境变坏的苦。对所爱的人或物,因死亡破坏的变化所生起的苦...(术语)忏悔罪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虚空处 识处 少处 非有想非无想处 灭受想定 次十六特胜。而辨通明禅。此禅竖深横细。...梵语 akanistha,巴利语 akanittha。音译作阿迦尼吒。又称色究竟天。乃色界四禅天之第九天,为有形世界之最顶峰,故...(杂名)金银铜铁四种之轮宝也。...日本于供养会时,司掌诵读咒愿文者。为七僧之一。略称咒师、愿师。寺堂建立或整修完成之落成庆典供养法会中,由咒愿...(天名)又作焰王。阎魔王也。秘藏宝钥中曰:释帝诵之,摧修罗之军。阎王跪之,礼受持之人。法苑珠林曰:阎罗王者,...(名数)大乘对于小乘之四波罗夷,八波罗夷而说菩萨之十波罗夷:一杀戒,即人畜一切之杀生也。二盗戒,虽一针一草之...(名数)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服务。从这些出家人的威仪中,可以学到许多,古来大德说,要想...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从常人的角度看,人行善事做好事称为积德;而站在修炼者的基点...
佛说一大藏经,无非讲因果二字。详细分析起来,就无穷无尽。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我...【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可知观音信仰早已深入民间。佛国世界虽有无数佛菩萨,但观世音...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为证严上人添福、祈佑健康。上人虽表感恩,亦郑重教导,与其花...
我们学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须心口如一。比如我们念一句佛号,很多人念佛号怎么念呢?在喉咙里面念,叫小和尚...
问: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离婚率很高,对小孩的负面影响非常大。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一切?可否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
十六特胜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厌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入。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二知息出特胜谓数息调心之法。若闇心而数。则观慧不明。今既觉知息出。则照息分明。故解慧易发。是为特胜。三知息长短
上篇:十六观门 | 下篇:十六大力 |
谓净居天之五种印。即:(一)思惟手,微屈小指与无名指,余三指舒散如三奇杖,头稍侧,屈手向内,以食指指颊。(二)善...
外八庙
散善
坏苦
忏悔功德
通明禅
有顶天
轮王四轮
咒愿师
阎王
显教十波罗夷
十一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冷灰灰不冷

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身体不能自主的时候要靠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