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mukha-prochana。比丘十三资具之一。意译拭面巾。[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三] p1471...【所通达与所遍知】 p074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五卷十二页云:所通达者:谓一切法。皆是善慧所通达故。所遍知者...(名数)一,作法忏,向佛前披陈过罪,身口所作,一依于法度者。为灭犯戒之罪。二,取相忏,于定心而运忏悔之想,如...(一)(1292~1369)元末明初僧。江苏南通人,俗姓朱。字一源,讳永宁。世称虚堂禅师,又号虚幻子。曾参谒太湖山无用...【增上果】 p1314 瑜伽九卷一页云:与增上果者:谓由亲近修习多修习诸不善业增上力故;所感外分,光泽鮮少,果不充...(天名)阎魔王也。临济录曰:阎老前吞热铁丸。...(1631~1692)清初僧。属日本黄檗宗。福建福清人,俗姓林。字南源。幼时入黄檗山之无净璋公门下为沙弥,未久,参礼...(1899~1983)四川内江人,名爰。为当代最杰出之中国画家,蜚声国际,世人推崇其画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诗文、...(名数)有二种:一为大日经疏所说,一为无畏三藏禅要所说。经疏所说者,一不舍佛宝,二不舍法宝,三不舍僧宝,四不...位于山东泰山南麓。传创建于六朝,唐代扩建,明代重建。寺内有六朝古松,枝桠参差有致,月光掩映,蔚成奇观。古松旁...(名数)一知色,譬知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二知相,譬知行善行恶之相。三知摩刷。譬离恶念。四知护疮。譬护持五根。...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
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缓过来,经常一个人对着父亲的照片、用过的东西伤心。 小雅很...
原文: 须知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凡夫,亦...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理所该,深邃广远。不应视同浅近...
学佛,就是要学得可以清楚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但是谈何容易啊!不过,佛陀懂得用智慧来引导我们,首先要我...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方万八千。何曾有意落言诠。文殊弥勒空□唱。好似眉毛 分两边...不少孩子会被老师说成是笨小孩,家长为他们担心,他们自己也因此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其实,不要...
古人说: 静中工夫十分,动中才有一分; 动中工夫十分,睡梦中只有一分; 睡梦中工夫有十分,八苦交煎,生死临头,...
十六大力
【三藏法数】
[出三昧弘道广显定意经] 佛仇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诸众生未得度者。悉愿度脱。是名意力。三行力行即进趣之义。谓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所说甚深法义。是名行力。四惭力谓菩萨以能惭愧故。远离一切罪行。兴起种种善法。是名惭力。五
上篇:十六特胜 | 下篇:十六知见 |
【慈愍黑品白品】 p1267 瑜伽三十卷二十页云:复审思择: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
木佉褒折娜
所通达与所遍知
三种悔法
永宁
增上果
阎老
性派
张大千
密教十波罗夷
普照寺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推荐】这样的考验荒诞且不道德
替母亲打扫心房

净土法门的易行和利益体现在哪里

《阿弥陀经》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

俱絺罗尊者问生死

谛闲法师法语集
找对自己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