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诸法之实相,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谓之寂灭。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曰:诸法从本...亦名:犍稚打法 子题:三通、犍稚三通、三下、犍稚长打、四十下、百二十下、中间四槌救四恶趣苦、息槌 行事钞·集僧...云何名为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谓正开示。此道此行。于去来今众苦。能断能弃。能吐能尽。能离染。能灭能寂静。...【七种憍】 p0051 瑜伽二卷十九页云:云何七种憍?谓无病憍、少年憍、长寿憍、族性憍、色力憍、富贵憍、多闻憍...(杂语)牛之吼声。临济录曰:师问杏山:如何是露地白牛?山云:吽吽。...方者,谓即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何以故?即于十方因果遍满假说方故,当知此中唯说色法所摄因果,无...梵语 bhava-cakra。又作五道轮、生死轮、十二缘起图。为显示众生在五趣(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中生死轮回之图...【书画喩补特伽罗】 p0945 瑜伽六十九卷六页云:云何书画喩补特伽罗?谓如有一、如其所制羯磨言词,卽如是转;...马祖道一之法嗣华林善觉有大空、小空二只老虎为侍者,师夜里步行时,常七步一振锡,一唱观音名号。宰相裴休感其摄虎...(?~619)梵名 Dharmagupta。又作达摩崛多、笈多、法密、法藏。隋代译经僧。南印度罗啰国人。刹帝利种姓。二十三...(菩萨)梵名战达罗钵刺婆。金刚界曼荼罗三昧耶会七十三尊之一。密号曰清凉金刚。种子为 字。迁变为义。此尊主如来...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当受到伤害,遭受痛苦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天塌了,地陷了。这都是错误的!其实遭受这些,也有很多功德。 首先,通过...
在《法华经》的思想,天台教观有三种方法离开三界,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我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种,离开三界是从无...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集中,则对所有的见闻觉知,都不可能在记忆中留下清晰的印象,...问: 师父,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慧广法师答: 先肯定的告诉你,所有为自己考虑的心态都对自己的修行没有好处...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这个名是假名。用这个假名,里面要含摄实相的功德、度化众生的...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家的,有二三...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
持戒十种利益
【三藏法数】
[出月灯三昧经]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得证果。菩萨修行。若能坚持净戒。是亦如佛之所学也。三智者不毁谓修菩萨行者。戒行清净。身口无过。凡有智之人。喜乐赞叹。而不毁訾也。四不退誓愿谓修菩萨行者。坚持净戒。求证菩提。誓愿弘深。
上篇:沙弥十戒 | 下篇:十善 |
(杂名)梵语摩诃三母捺罗娑誐罗Mahāsamudra-sāgara,见梵语杂名。...
诸法寂灭相
犍槌打法
以无量门正为开示道真是道
七种憍
吽吽
方
五趣生死轮
书画喩补特伽罗
华林二虎
达摩笈多
月光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受到了伤害遭受痛苦,也是有大利益的

要用哪种思考模式来离开娑婆世界呢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人有虚荣心是好还是坏呢
相遇不是用来生气的

十方诸佛的功德都在这个名号里面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