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行事)禅林谓维那之点检也。照为监视之义。拂音弼,辅弼也。敕修清规圣节曰:维那烧香,点汤,照拂。正字通曰:拂...梵名 Kanakabharadvāja。十六大阿罗汉之第三。又作迦诺迦跋黎堕阇、嘎纳嘎喇錣杂、罗堕。与其眷属六百阿罗汉共住于...(图像)其像不一,一为双身抱合之像。大圣欢喜形像品仪轨曰:夫妇二天,令相抱立,其长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二假】 二假,指无体随情假,与有体施设假。一、无体随情假,乃世间所称的我法,世间之人于心外之境执为实我实法...(譬喻)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毗尼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毗尼,如金银器破...执非自他生者,亦有四辈,云何四辈? 一、计虚空生 即口力外道说。虚空是万物,因虚空生诸法,其生相如下: ...【有余依涅槃】 为‘四种涅槃’之一。依指依身,即人的身体。小乘佛教认为,虽断却一切生死原因的烦恼而证得涅槃,...即由加行而得之果,亦即依不净观等之加行力所生之无漏智。大毗婆娑论说:加行果者谓不净观,或持息念,为加行故,渐...梵名 Vibhū。为佛之别名。大日经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四上):“尾扶是佛之别名,亦是法王义,谓声便故,用此音...(经名)Vinitapaṭṭa,咒名。译曰断结。见陀罗尼杂集二。...(术语)悟真理谓为入。大乘义章一曰:证会名之为入。【又】解知事物曰入。无量寿经上曰:入众言音。净影疏曰:入谓...(龙藏本)...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汝家道颇丰,上无父兄,若不极力勉励,难免不坠淫欲之万丈深坑。一坠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个小国家有一个猎人,他在森林当中打猎,捉到了一只六牙白象,他就把这只白象献给国王...
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问题在哪里呢?我们应该要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原文】 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便忽...我们看第十八愿的:十念必生。前面的消除灾障、增长福德、善根不退,都是约着我们现生的角度来说;以下的第十八、十...
如何才能心安平安呢?圣严法师表示,现在社会普遍有种不安定感,这种不安定感是由每一个人所形成的。所谓平安,有心...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第三十九愿:受乐同于漏尽愿 第三十九受乐同于漏尽愿,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往生到我刹土当中的...面对一大堆人名,人们最关系、最感兴趣的,仍然是他自己的名字。所以说,牢记别人的名字,并正确无误地唤出来,对任...
八分分如来舍利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后分] 释迦如来。于拘尸城茶毗已竟。诸国起兵夺取舍利。时有婆罗门为相夺诤故。分作八分。八国起塔供养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拘尸。梵语具云拘尸那。华言角城。谓此城三角故也。梵语茶毗。华言焚烧。梵语舍利。华言骨身。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一拘尸城拘尸城诸力士。得一分舍利。即于国中起塔供养。二波肩罗婆国波肩罗婆国力士。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三师伽那婆国师伽那婆国拘楼罗众。得一分舍利。归国起塔供养。四阿勒遮国阿勒遮国诸刹帝利。得一分舍
上篇:八支语 | 下篇:八大灵塔 |
又作四教授。为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所举师者教授弟子之四种方法,即:(一)无倒教授,谓无颠倒宣说法义,使弟子受持读...
照拂
迦诺迦跋厘堕阇
形像
二假
瓦器金器
非自他生
有余依涅槃
加行果
尾扶
毗尼波啄
入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人生世间,险难甚多,淫欲邪见是其大宗
净界法师: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

【推荐】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原因在哪里?

凡做大事的人,于小事决不肯轻忽
净界法师:十念必生愿

圣严法师的三个安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