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由加行而得之果,亦即依不净观等之加行力所生之无漏智。大毗婆娑论说:“加行果者谓不净观,或持息念,为加行故,渐次引起尽无生智。余加行果类此可知。”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爱乐】 p1200 瑜伽八十四卷十六页云:宿世串习所发生爱,名为爱乐。...【所见所闻所觉所知】 p0744 俱舍论十六卷十五页云:何等名为所见等相?颂曰:由眼耳意识,并余三所证,如次第...(术语)又曰闻持陀罗尼。四陀罗尼之一。闻持佛之教法而不忘也。陀罗尼译言总持。大乘义章十一末曰:教法名法,于佛...为“定业”之对称。指以散乱心所行之善业。据往生要集卷下末载,分别念佛为四种:(一)定业,谓坐禅入定而观佛。(二...无可对待比较,纯一独妙,称为绝待妙。天台宗谓法华经之妙为绝待妙。而相对于彼之粗,以显此之妙,则称“相待妙”。...【杂染清净】 p1412 无性释二卷二十一页云:言杂染者:是浑,是浊,是不净义。言清净者:是鲜,是洁,是扫除义。杂...位于韩国忠清南道恩津郡般若山。境内有高丽光宗时(950~975),僧慧明所造之弥勒巨石像,为韩国最大之弥勒石像。弥...梵名 Sukhāvatī之意译。音译作苏诃嚩帝、须摩提、须阿提。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流派)Ārya-mahāsaṃghika-nikāya,译曰圣大众部。小乘分派之名。见寄归传一。...禅宗公案名。为唐末五代玄沙师备禅师(835~908)到莆田县与小塘长老,就“动静不一不二”之玄境,所作之机缘问答。...(杂名)释为释迦之略称,佛世尊之姓也。晋书何充传曰:充与弟准,崇信释氏。...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过去,在一海岸边有树林,方圆数十里中住了五百多只猕猴。有一次,海水上有聚沫,高达数十丈,看上去就像雪山一样,...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的消息,立刻带领上万的车马与数千万的婆罗门前往拜见佛陀。频...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中国的中晚唐时期,活了一百二十岁。由于赵州和尚年龄大,在禅...
《心经》这部经文宣扬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作为般...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是实际上这里面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
《集颂》:诽谤大乘菩萨藏,背舍佛说深广法。说像似法乱正教,以自爱乐令他转。 菩萨藏就是指大乘,深广法也是指大...
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师利菩萨的圣诞日,我们纪念圣诞日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接受文殊师利菩萨的教授,就是...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亦是人类一致的希望。可惜,自古至今,人的心愿都无法实现。特别是现在...
加行果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加行位 | 下篇:加行善 |
(人名)宋秀州长水子璇,号长水。初从本州洪敏法师学楞严经,后参见琅玡山觉禅师有所悟。后住长水,众几一千,以贤...
爱乐
所见所闻所觉所知
闻陀罗尼
散业
绝待妙
杂染清净
灌烛寺
极乐世界
阿离耶莫诃僧祇尼迦耶
玄沙到县
释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猕猴入海喻
善择正法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在六十劫中布施眼睛,最终证得眼识圆通
做好事没得好报?

菩萨十八根本戒之谤弃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