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māra(-sainya)-pramardana,或 māra-pramathana。乃击破魔军之意。与“降魔”同。释尊于菩提树下定坐成正...(术语)本意归趣之所也。法华经弘传序曰:统诸佛降灵之本致。...涅槃义别,略有四种: 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在禅林中,监事、维那、典坐、直岁等四职为主事之四员。...【遍行所执无自体相】 p1242 显扬十六卷四页云:云何应知遍计所执、皆无自体相?颂曰:非五事所摄,此外更无有。由...(物名)香名。似此方之薰陆香。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嚩塞迦香者,似此方薰陆香。室利是具德吉祥义,言此香乃至天神皆...指翻译佛经之四种原则。依翻译名义集卷六唐梵字体篇所举之四例,即:(一)翻字不翻音,如诸经中之咒语,字为汉字,音...(名数)天台之十乘观法也。...古印度王朝。自西元前三一七年至前一八○年顷,计历一三七年。西元前三二七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os)远征...梵语 skandha,巴利语 khandha。音译塞建陀。旧译为阴、众。乃积集之义,谓许多物事聚集一起,系指有为法而言,如五...巴利名 Dāthāvajsa, Dantadhātuvajsa。凡五章。锡兰(即今斯里兰卡)僧达摩揭谛(巴 Dhammakitti)著于十二世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
汝何不知事务,一至于此。光何人斯,何可以与莲池大师并论乎?汝作此说,以为恭维光,不知其为毁谤光也。以后不得如...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的尊贵性吗?知道你的肉体尊贵吗?没有这个肉体,你怎么能闻法...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糊口,便开始结伙打劫来往的商队。这天,一群盗匪在山谷隘口埋...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法华经》(普门品)、《心经》、《成具光明定意经》、《维摩诘...师公、道庆法师,诸位法师、诸位居士,大家阿弥陀佛!(鼓掌) 大家放轻松就好,放轻松就好。我之所以会来照善寺,...
有句话:从古至今,一切故事,其实都是相遇,然后分离。人与人的相遇,是人生的基本境遇,佛菩萨让我同一位智商较高...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非灭故空,生死涅槃,同于梦境体空观。 藏教人他远离三界,...
七方便
【三藏法数】
[亦名七贤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必先以此七种法门而为方便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一五停心停。止也。住也。心即虑知心也。谓众生多贪者。以不净观治之。多嗔者。以慈悲观治之。多散者。以数息观治之。愚痴者。以因缘观治之。多障者。以念佛观治之。修此五法。能止住五种妄心。故名五停心。(因缘观者。谓观十二因缘也。)二别相念别谓各别。相谓行相。念即观也
上篇:七种定名 | 下篇:七觉分 |
位于山东济宁。建于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为楼阁式八角形九层铁塔,高二十三点八公尺,塔形挺拔端庄,造型玲珑...
破魔
本致
涅槃
主事
遍行所执无自体相
室利嚩塞迦
翻译四例
十种观法
孔雀王朝
蕴
佛牙史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如何正确理解心清月现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劫盗分财喻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慧律法师-基隆照善寺开示

与病苦的同修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