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王朝。自西元前三一七年至前一八○年顷,计历一三七年。西元前三二七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ros)远征印度,其时,摩揭陀国(梵 Magadha)之难陀王朝(梵 Nanda)称霸北印度恒河平原一带。旃陀罗笈多王(梵 Chandragupta)趁机而起,平定北印度,建都于摩揭陀国巴连弗城(梵 Pātaliputra),创建孔雀王朝(梵 Maurya),建立印度史上中央集权统一之大帝国。至其孙阿育王时,为该王朝之鼎盛时期,对外,与埃及、希腊诸国建交,对内,则以“法”为治国之政治理想,并于国内建设各种福利事业。阿育王皈依佛教,在其保护奖励之下,佛教普及全印度,并传播至叟那世界(中央亚细亚之希腊人殖民地)、楞伽国(锡兰岛)、金地国(缅甸)等地。此时佛教教团分裂为上座部(梵 Theravāda)与大众部(梵 Mahāsavghika)。阿育王虽厚护佛教,然亦未排斥其他宗教,故耆那教与婆罗门教在其宽容政策下,亦逐渐兴盛发展。前者又分裂成白衣派、空衣派;后者则整备教学,完成作为吠陀圣典补助文献之诸经。阿育王殁后,孔雀王朝亦因而失势。西元前一八○年顷,将军弗沙蜜多罗(梵 Pusyamitra)叛上弑君,印度旋又陷于分裂之状态。 p13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名斯陀含Sakṛdāgāmin,译曰一来果或频来果。声闻四果中之第二果也。一来者,欲界之人与天一往来之义也...羯磨疏·诸戒受法篇:“‘五戒之中,所以但列不妄语,余不断者?’‘佛法贵实。由此人清净口业,不妄语故,当知余三...(术语)梵网经所说之大乘戒也。又云一心金刚宝戒。...【地居天】 p0614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三卷十四页云:有余师说:面各八十千,与下际四边、其量正等。山顶四角,...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禅林用语。指无从下手、无法咬嚼者,比喻无可奈何之事。碧岩录第四十四则(大四八·一八○下):“禾山垂语云:‘习...(杂语)龙树十二礼赞曰:面善圆净如满月,威光犹如千日月,声如天鼓俱尸罗,故我顶礼弥陀尊。(俱尸罗,译曰好声鸟...(名数)四如来四亲近之十六菩萨也,简别于贤劫之十六尊,特称为大菩萨。...何等愚癡离欲?谓诸愚夫于涅槃界生厌背性。...(名数)息灾者甘木,降伏者苦木,增益者果木,敬爱者花木,钩召者剌木。...(异类)海龙王女,字宝锦,与尊者迦叶问答大乘之深义。佛称赞之,授成佛之记。见海龙王经女宝锦受决品。...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一点是可能的了...
即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 我们前面介绍阿弥陀的意义,这地方是说...
1. 看看《妙法莲华经》到底妙在哪里?智者大师光讲这个妙字,三个月还没讲完。 2. 打开《法华经》,尝尝醍醐的味道...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 大安法师答: 这个问题是这样来看待的,阿...
【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只要谈到佛教教理,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苦。佛教说众生皆苦,释迦牟尼佛也是因为充分感受到人生充满了生、老、病...
我家附近有个凤凰山,凤凰山上有个凤凰古寺,山下有一些菜园和草莓园,是我们周末常去的地方。元旦放假去凤凰山玩,...
孔雀王朝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太贤 | 下篇:孔雀王杂神咒经 |
梵语 di?。乃唯识宗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即指方位、空间。色法(物质的存在)与色法相对而生存在空间之分位关系,...
频来果
五戒成宗防七支多宗防四支
金刚宝戒
地居天
心法
铁橛子
面善圆净如满月
十六大菩萨
愚痴离欲
五种护摩木
海龙王女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极乐世界的这个特色,是诸天做不到的

读诵《法华经》的24个理由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临终时,听到佛号的利益有多大呢
圣严法师《痛苦的发生与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