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一)梵语 pratītya-samutpāda,巴利语 paticca-samuppāda 之意译。音译钵剌底帝夜参牟播头。一切诸法(有为法)...(术语)对于实之语。方便之异名。暂用之而终废之者。...于光明想善摄受等者。云何光明定加行?修何加行。入光明定。谓于此定。初修业者。先应善取净月轮相。或复善取净日轮...亦名:用意受食戒释名、正意受食戒释名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用意受食者,非弃羹饭也。”(事钞记卷二五·三九·...指三种业报,即依受报时间之别,将果报分为三种:(一)现报,现世所作之善恶业,现身即受善恶报。(二)生报,此生所作...三身者: 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种种界智力作业】 p1262 瑜伽五十卷三页云:如来所有种种界智力、于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别,如实了知。于诸有情...主人寿命之鬼神。地藏经说:主命鬼游行世界。...我执与法执之并称。又作人法二执、生法二执。略作二执。小乘说一切有部等主张法体实有,故仅揭出“我执”之说;大乘...(术语)Śloka,又作室路迦,输卢迦。旧云首卢。...【缘起及缘已生差别】 p1305 俱舍论九卷十五页云:论曰:诸支因分,说名缘起。由此为缘,能起果故。诸支果分,说缘...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非只有坐禅一途。唐代慈受禅师在《训行童颂》中说: 香积厨中...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一切恶行,没有比放纵自己欲望更大的。人一旦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加节制,就会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欲...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白塔里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每年去朝拜的法师和香客络绎不...
过去有个好赌之人养了一只猕猴,主人赢钱的时候,回家就会顺道买些水果,逗它开心;但是,每当主人输钱了,就会打猕...
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当中有诸多的净土,为什么就唯独指示西方呢?西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其缘由就有三点。第二句就谈道...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诸位法师、护法居士大德,今天是 2004 年元月十日...大凡立身处世,是最需要聪明和智慧的,但聪明与智慧有时候却依赖糊涂才得以体现。郑板桥说: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一个志于道...
七觉分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分。亦名七觉支。择进喜三觉分属慧。除舍定三觉分属定。念觉分兼属定慧。故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一择法觉分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简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三喜觉分喜即欢喜。谓
上篇:七方便 | 下篇:七知 |
(人名)慈童女长者之子也,慈童女为长者之名,非为女人。杂宝藏经一曰:佛于过去世为一慈女,由事发愿,愿一切受苦...
缘起
权
证得殊胜智见
不用意受食戒释名
三报
三身
种种界智力作业
主命鬼
我法二执
室卢迦
缘起及缘已生差别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香积厨中出高僧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猕猴喻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
慧律法师《强烈的正念》
把聪明转变成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