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对于实之语。方便之异名。暂用之而终废之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梵名达磨驮都Dharmadhātu,此云法界。又曰法性,亦曰实相。法界之义有多种,以二义释之:一就事,一约理。...【妙相】 p0701 杂集论八卷十七页云:何故名妙相?乐净事故。诸烦恼苦,究竟离系;自然乐净,以为自体。故名妙...(术语)教法与修行及证果。依如来之教法而起修行,依修行之功而证悟圣果。与教理行果之四法,惟开合不同耳。一切佛...【阿湿婆】 此云马。汉书西域传云: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马,置其下,与集生驹,皆汗血...又称中随惑。指无惭、无愧二种随烦恼。大乘唯识家所立二十种随烦恼中,无惭、无愧二者乃遍一切不善心而俱起,其行位...(杂语)宗镜录二十四谓心王即是师,十数即是十弟子,十弟子各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十数即随起,虽以一数,...即波罗夷罪。为戒律之根本极恶戒。指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波罗夷罪之出家人,无分道果,必失其比丘、比丘尼资...退失大乘而堕于二乘。(参阅“退大声闻”4333) p4333...禅林用语。略称白拈。白,空、无之义;拈,以指取物。即手不持刃物而以指尖盗拈,更不留盗之形迹,称为白拈贼,指贼...(杂语)令一切众生界尽成佛也。华严经十地品曰: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就。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梵名 Dharma-priya。又作昙摩卑。意译法爱。罽宾国沙门。器宇明敏,常存弘教之志。前秦建元年间来华。建元十八年(...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给遗弃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给伤害你的人报恩吧,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 给欺骗你的人报恩吧,因...
某夕有一女鬼,现苦相跪关前求救,自谓系某省某县人,夫某性毒辣,致我死于非命,至今含冤未升,夫某已来函请求皈依...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
今天我要对专修或主修净土的老人讲一点话: 老人们该好好考虑自己的生死大事了!时间过得很快,说不定这几年就有无...
问: 破邪显正要如何避免犯说四众过戒? 净界法师答: 要如何避免说四众过戒,这当然每一个人不说四众过的因缘不同...
天下事有定理,无定事,当以理定事,以事论理,俾合乎天理人情,则得之矣。孟子所谓,男女授受不亲为礼,谓嫂溺不援...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生,就路还家,复本心性而已。 ...佛在印度罗阅祗竹园中传法时,有一位国王,名叫摩达王。 此时,摩达王正准备出兵征讨,在国内招兵买马,征百万人民...
权
【佛学大辞典】
上篇:洒净 | 下篇:权大乘 |
为六种拳印之第四。又作二手拳、内掌拳。指向内相叉拳合掌。即十指叉手为拳,右指加于左指之上,而于掌内相叉。[大...
法界
妙相
教行证
阿湿婆
中随烦恼
十大弟子即佛十心数
断头罪
退大
白拈贼
众生界尽
昙摩蜱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生活在报恩的世界里

三宝功德不思议

五母同悲一子

劝老人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如何避免「说四众过」

念佛有什么规矩仪式和禁忌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