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令一切众生界尽成佛也。华严经十地品曰:“佛子!此大愿以十尽句而得成就。所谓众生界尽、世界尽、虚空界尽、法界尽、涅槃界尽、佛出现界尽、如来智界尽、心所缘界尽、佛智所入境界尽、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若众生界尽我愿乃尽,(中略)若世间转法转智转界尽我愿乃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Dharmaraksa?。又称竺昙无兰。意译法正。西域人。生卒年代及来华年代不详。东晋孝武帝太元六年(381),于杨...谓残留之结使,即指尚未断除之烦恼。大乘义章卷十六(大四四·七八三中):“若说除贪,余结随亡;若说除忧,余受随...【胜义乐】 p1102 瑜伽四卷十四页云:又无漏界中,一切麁重诸苦、永断,是故唯此是胜义乐。当知所余、一切是苦。...与“安受苦忍”同为菩萨所修二种忍之一。观察一切法不生不灭之深理,而安然忍可,其心寂静不动,称为观察法忍。[菩...行事钞·持犯方轨篇:“具缘成犯者,先明成犯意。业不自成,成假修造;诸缘和具,方结罪福。必片乖阻,拥结方便。故...(人名)淄州天云寺慧沼,亲承于玄奘慈恩,造唯识了义灯七卷,释唯识论及慈恩之述记,着慧日论,最胜王经疏等。见宋...梵语 anda-ja,巴利语同。为四生之一。指破卵壳而出生者,如鹅、雁、命命鸟等。佛经中载有卵生之人,例如俱舍论卷八...(人名)尼犍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系,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谛,大有离系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为郁...(经名)一卷,唐阿质达霰译。如来临涅槃时,自左心以秽迹金刚化现,说秽迹金刚大圆满陀罗尼一咒。退治一切天魔外道...(1614~1680)清代曹洞宗僧。浙江仁和人,俗姓金。一名性因,又作恬因。字澹归。号甘蔗生、茅坪衲僧、借山野衲。原...(术语)同于戒本。戒律之心要也。【又】(书名)高僧传一(昙柯迦罗传)曰:译出僧祇戒心,止备朝夕。...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谈的是第二种人,在唯识学对治的瞋恚,是对...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活所赋予你的瞬间永恒. 0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佛法中你犯了戒,有罪就要忏悔,忏悔才安乐。但是不可想:犯了戒,只要跪跪斋堂就没事了。如果有这种观念就大错特错...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出家的真正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先是简单介...
【原文】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
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意必固我,那就绝对你干不成任何事情,一干事情一定碰壁,因为你跟天道相违,惠迪吉,从逆凶 ,...
古时有位修行人祇夜多,以大威德著称。两位比丘慕名前往求法,途中见一年老憔悴的比丘燃木生火,趋前询问祇夜多尊者...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持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胜持往生咒者:持咒三十万遍,则见...
众生界尽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众生想 | 下篇:众生不可思议 |
乃净土宗之一义。以往生弥陀之净土者,不只限于念佛一类,修念佛以外之诸行者,亦得往生,此宗义称为二类各生。盖弥...
昙无兰
余结
胜义乐
观察法忍
具缘成犯义
淄州
卵生
大萨遮尼犍子
秽迹金刚说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灵要文经
今释
戒心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妙莲老和尚《涂粪喻忏罪》
出家的真正意义

泛泛然念佛,则功过不相敌

违背天道而行,就会遭致灾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