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淄州天云寺慧沼,亲承于玄奘慈恩,造唯识了义灯七卷,释唯识论及慈恩之述记,着慧日论,最胜王经疏等。见宋僧传四。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楞严经所说三智之一,即凡夫和外道之智。...【一乘】 p0001 显扬二十卷十一页云:问:何故如来宣说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卽彼诸法,约无差别相说故。二...(术语)对于色即是空而言。般若心经曰: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术语)台家三观中空观之异名也,空观成就,不但成空谛,复以俗谛历然显现之故,故云二谛观。...指三界之迷苦,往返不止,乃有罪众生之生死轮回境界。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上(大八·八三七中):“十善菩萨发...(故事)佛曰阿难具足八法持十二部经: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质直。三身无病苦。四常勤精进。五具足念心。六心无憍慢。...梵名 Mūla-madhyamaka-sandhi-nirmocana-vyākhyā。凡九卷。安慧菩萨造,宋代惟净等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又作...(譬喻)四魔之一。旧译曰五众魔,五阴魔。有情各有色受想行识之五蕴,而受种种之障害者。...(杂语)大界之形相有五种:一方相,二圆相,三鼓形相,四半月相,五三角相。各以天然之山水或木石等为其界标。见善...宋代法眼宗僧。嗣天台德韶国师之法,为南岳第十世,住苏州(江苏)承天永安院。撰景德传灯录一书,于宋真宗景德元年...若萨璎络本业经云六慧: 一、闻慧 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因谓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相,故名闻慧。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们的用心了。 学,是为了让我们得到解;解,是为了去落实。如...不看不知道,世界还真奇妙!原来我们平时所讲的俗语,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不...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奄奄一息,整个人瘦得脱了形。嘴里插着呼吸机,唇边全烂了,...问: 如何才能降魔? 惟贤长老答: 慈悲可以降魔。《大般若经》里讲过,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以降魔,可以消...
丁二、广释 分六:戊一、释名无分别智;戊二、释成立相;戊三、释成立因缘;戊四、会释契经;戊五、释简声闻;戊六...
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三德...
你们觉得善念比较重要还是善业比较重要?对你来生的影响,善业比较重要还是善念?对了,不错!善念是主要因素,善业...
没有得念佛三昧的众生,带业往生的众生,他临终感应道交,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临终现前佛光注照,佛光注照...
淄州
【佛学大辞典】
上篇:徙多 | 下篇:贰吒 |
【光明色相想】 p0629 瑜伽三十三卷十八页云:光明色相想者:谓于如前所说种种诸光明相,极善取已;卽于彼相,...
世间智
一乘
空即是色
二谛观
三界苦轮
阿难八法
大乘中观释论
五蕴魔
结界五相
道原
六慧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如何才能降魔

要远离这五种相,才是「无分别智」

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法

善业和善念哪个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