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固执实有众生之妄想也。维摩经问疾品曰:“除我想及众生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Dharmasatya。又作昙谛。意译法实。安息国人。善解律学,曹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254)至洛阳,于白马寺译出昙...(一)谓虽断除烦恼,然犹存残余之习气。又作残习、余气、习气。二乘不能断除余习,仅佛能断之。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大...【胜流义】 p1102 辩中边论上卷十六页云:第三地中所证法界、名胜流义。由通达此,知所闻法,是净法界最胜等流。为...系净土门所立往生极乐五种正行之一。与五种杂行之“观察杂行”相对。谓以一心专念观想弥陀净土之依正二报庄严,即称...子题:善来受具最先、三语受具第二、羯磨受具第三、八敬受具第四、破结受具第五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约受前后者...(地名)又作枲多,私多。河名。...即精进不懈之意。乃为完成人格或实现究极之目的而有的具体之意志表现。佛陀觉悟灭除苦恼之道有八,即八正道,其中“...(佛名)佛顶尊之名。...(经名)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六,以灭种种之苦难。而以急急如律令为咒语,不说余咒。符...又作青道心、袄道心。指初发心出家,而资历尚浅、修行未熟之修道者。 p1222...(物名)比丘所持之小刀。供割切三衣之用。僧史略上曰:禅师则葼笠,及持澡罐漉囊锡杖戒刀斧子针筒,此皆为道具。释...(龙藏本)...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问: 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 太虚大师答: 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上次我向他借锯,他就没借给我!今天肯定也不会借给我的我又何...1。甜酸苦辣尝遍,方知清淡滋味最美;万水千山走过,才见本地风光绝佳。 2。玩得转,脱得开,世出世间大智慧;拿得...
复次大慧,三和合缘,三和合就是六根攀缘六境,然后识于中而生,根缘境,识于中而生,叫做三和合缘,作方便计着,而...一句弥陀具足无量光寿 为什么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小学生、愚夫愚妇他们念佛得什么真实受用呢?大家要明白,每尊佛...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养育子女的五事是:一是教育好子女,不令作恶;二是教授子女...
现前见佛,就是你当生能见佛。这就是你信心恳切,用功得力,勇猛精进,得念佛三昧,那你现前就能见佛,在定中见佛,...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
众生想
【佛学大辞典】
上篇:众生根 | 下篇:众生界尽 |
指欲天难化与色天难化。前者执著于上妙之五欲,故难教化;后者执著于世间禅定之乐,故难教化。 p251...
昙无谛
余习
胜流义
观察正行
具戒约受前后
徙多
努力
大转轮佛顶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今道心
戒刀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乘小乘之区别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禅话禅理30则

识心不断,六道轮回就不断
妙莲老和尚《念弥陀圣号的利益》

现代社会应如何教育子女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