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p0979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页云: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梵语 paca vedanāh,巴利语 paca vedanā。指五种觉受。(一)随触之领纳分为五种。依俱舍论之说,五受即:(一)苦受...(传说)舍利弗为声闻中第一智者,于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日本佛教用语。日本朝廷为防止滥设私寺,乃限制一定数额之寺院为官寺,称为定额寺。自奈良朝以来成为一种寺格,颇受...(名数)如来塔,菩萨塔,缘觉塔,阿罗汉塔,阿那含塔,斯陀含塔,须陀洹塔,转轮王塔也。此八人灭后,为必当立塔者...(一)据释门归敬仪卷上、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一之四等所载,指:(1)一体三宝,谓佛、法、僧三宝,名虽有三,然体...亦名:妄传欲者结罪 行事钞·受欲是非篇:“比者比丘多慢斯法,不思来业,妄行圣法。谓无病言病;不净言净;不欲言...(仪式)为开白打鏧也。...为列于密教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图像中遍知院之菩萨。其形像为竖右手,而拇指、食指相捻,其余三指散立,竖左肘,...【类无别真如】 p1446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五、类无别真如。谓此真如、类无差别。非如眼等,类有异故。...五重唯识观之第三。五重唯识观中,第二重“舍滥留纯识”所留之心法,仍有识自体之本与作用之末(即见相二分),故摄...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
在福州鼓山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有一个韦驮显灵的真实故事。 那是在清朝雍正十二年(1773年)间,鼓山涌泉寺的老...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运为,悉须详审。若所作粗犷,则气息随粗,以气...
问: 单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大安法师答: 你不需要求速来接引,你还是以平实的...
以前常听到老师讲要放下,我并没有真正地领悟个中意义。有一次,金纳利长老吩咐我缝制僧服,我就不停地工作,急着赶...讲到禅宗,往往使人联想到棒喝,好像禅宗与棒喝,是不可或分的事一样,其实,棒喝只是禅宗宗师们教授法运用的一种,...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与动作来改善。 一般人吃饭时都是心不在焉。一边吃饭,一边讲...有个姑娘向她的母亲大倒苦水,说最近老板扣了她的奖金、男朋友见异思迁弃她而去,总之心情郁闷,事事不顺。 母亲耐...
十方财神中的财神之王多宝如来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所以在人类所居世界的遥远的东方,除了药...
五五百年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五五百年者。乃如来出世。正像末法之年数也。谓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今以二千五百年分为五者。其初二五百年为正法这时。有修证解脱禅定之人。次二五百年为像法之时。人虽有修行而无证果。唯有多闻布施之者。后五百年。乃末法一万年之妆五百年也。此时之人。无修无证。但以鬭诤而为正修。以法有盛衰不同。故分此五五百年也。第一五百年解脱坚固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诸比丘。于正法五百年中。不攻异学。唯务大乘。利益众生。解脱自在。坚固
上篇:末世五法令正法不灭 | 下篇:依次五百年 |
【见道有二】 p0640 成唯识论九卷八页云:然此见道,略说有二。一、真见道。谓卽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
贪味静虑见为功德戒
五受
舍利弗授记
定额寺
八种塔
四种三宝
欲之妄传结罪
开白打
如来念处菩萨
类无别真如
摄末归本识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鼓山韦驮菩萨显灵的故事

初习禅应如何调身

凭求佛速来接引的强烈愿心,能否当下蒙佛接引往生

【推荐】你有没有想到工作就是修行呢
南怀瑾:禅宗的棒喝
圣严法师《你会吃饭吗》
把困难都糅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