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地名)又作垩醯掣呾逻,阿蓝车多罗Ahicchatra,中印度般阇罗国北部之大都会,在恒河之东,罽饶夷之北。小乘正量部...法融,是禅宗牛头派的创始人。俗姓韦,润州延陵(江苏丹阳县延陵镇)人。十九岁(612)入句容茅山从三论宗僧炅法师剃度...(术语)梵名磨纳缚迦Mānavaka,译曰儒童。童子之总称也。然有以为别称者。唯识述记一末曰:摩纳缚迦此云儒童。【...(经名)佛说群牛譬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以群牛譬好比丘,以驴譬恶比丘。...亦名:无根残谤戒犯缘 行宗记·释九十单提法:“犯缘亦八:一、是比丘,二、作大比丘想,三、有瞋心,四、无根,五...兜率天的译名,这里的天人,于五欲境的享受,知道到此为止,和感到满足,故名。...(术语)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王顾恋善法】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王顾恋善法?谓有国王、信知他世。由信知故;便于当来净不净业爱...僧祇译为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祇物。...亦名:诸众自恣法篇、自恣法篇 羯磨疏·诸众自恣篇:“诸众自恣法篇第七。……就文为二,标缘、作法。……就后(作...【螺画之行】 p1405 大毗婆沙论六十六卷十一页云:问:螺画之行,其义云何?尊者世友,作是说:昔此洲内,有二仙人...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业报差别经》: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无意识界,唯慈悲心。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是...
一次,世尊在密迹金刚力士宫殿演说法要,当时与会的二万天人都发起无上道心,还有不可计数的人受持了五戒。此时,四...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 愿度诸含生 我今申赞扬 志心头面礼 法药师救人天的大愿王...有一个人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他的举动恰好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些是非麻烦,在处理这些事情时,我们往往采用火上浇油的方式,结果事与愿违,徒生烦恼。 寺院中常...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真正能用到的并不多。存款百万,吃乃三...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验的比例上考察,佛教远比其他神教的祈祷功能,更显著、更有力...
有漏四种过失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不寂静过失谓诸众生。随逐根尘。起诸妄想。颠倒散乱。而无禅定之功。不能断惑证果。是为不寂静过失。二内外变异过失谓诸众生。由内心乱想。外境迁流。心境相应。更互变异。所谓心随境起。境逐心生。烦恼缠绵。不能解脱。是为内外变异过失。三发起恶行过失谓诸众生。由烦恼妄惑。造诸杀盗淫妄种种恶业。轮转生死。无有出期。是为发起恶行过失。四摄受因过失谓诸众生。由造种种恶业之因。摄取未来
上篇:四识住 | 下篇:四无明 |
修行佛道之十种障碍。即: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含毒、利养、高慢。语出大智度论卷五。又华严经卷四...
垔醯掣怛罗国
法融(594—657)
儒童
群牛譬经
残谤戒犯缘
知足天
老宿
王顾恋善法
僧祇物
羯磨疏诸众自恣法篇第七
螺画之行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推荐】十种恶行会让你来世变丑

念念着相执情,故念念起烦恼

佛示导四天王守护世间之要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怎样拥有人生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