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资持记·释标宗篇:“圣说者,下引大小经律论,或是佛说,或余人说,无非圣故;又可虽通余人,还述佛意,是则圣说唯...(杂名)画犀牛之扇子。公案,盐官有犀牛扇子。...道宣,原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一说丹徒人),俗姓钱,父在陈时曾任吏部尚书,母姚氏。自幼受到家庭教育,九岁便能...【二无心定】 p0030 瑜伽三十三卷十五页云:复次依静虑等,当知能入二无心定。一者、无想定,二者、灭尽定。无...(本生)释尊往昔为菩萨供养燃灯佛时之名也。【又】谓孔子也。海录碎事十三上引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术语)许多之众生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法王法力超群生。无量寿经上曰: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法华经方便品曰:...苦是指四圣谛中的苦谛,即生死的果报;集是指四圣谛中的集谛,即烦恼的恶业。知苦断集就是说知道了生死的痛苦之后,...(杂语)佛比难陀之妇以老猿,以度难陀。三教指归曰:老猿毒蛇之观。...亦名:主客相待法 子题:客比丘入寺法、新至比丘以十事与之、僧差食、僧次食、檀越送食、檀越请、别请 行事钞·主客...指荷叶所敷之座。荷,即莲。密教金刚界之诸天、胎藏界释迦院之诸大声闻,皆以荷叶为座。据大日经疏演密钞卷九之解释...指自相与共相。自相,即自体个别之体相;共相,即诸法共通之义相。据佛地经论卷六、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等所举,凡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外的极乐世界也恰好正是我的真心,我这个真心就像大海那样不增...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 ...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亦可亦不可。何谓也?曰:夫子不云乎...大家有念《心经》,有许多人都会背诵,但是,看来仍有不少人念经就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或者是不甚了义,不理解经...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一个有安住在不生灭心的人,他人生不是来受用的。 你如果是...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 贫穷有缺衣缺食的贫穷,也有内心的贫穷两种。 一...
十行位言行者,进趣义。谓菩萨初心,虽具二利,然前信、住二位,利他未胜故。此位菩萨,空观既成,为进趣无上菩提故...
四无明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无明者。于第一义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即惑是也。一缠无明缠即缠缚。谓由此无明之惑缠缚。不能出离生死。故曰缠无明。二随眠无明谓无明烦恼。长时随逐。眠伏第八藏识之中。故曰随眠无明。三相应无明谓意识缘于六尘之境。识与境相应。而起无明烦恼。故曰相应无明。(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四独头无明亦名不共无明谓未有六尘之境相对。而意识独缘想诸尘之境。识与境不相应。故曰独头无明。
上篇:有漏四种过失 | 下篇:四种贪 |
(术语)Apattivyutthānaṁ,又作阿浮诃那,除比丘犯罪之作法名。比丘尼钞下上曰:阿浮呵那,此翻出罪羯磨,见论名...
圣说
犀扇
道宣(596—667)
二无心定
儒童菩萨
群生
知苦断集
老猿
比丘主客相待法
荷叶座
自共二相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烧水的智慧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净界法师:把顺逆境当成我们往生的资粮

贫穷也能变富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