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指四圣谛中的苦谛,即生死的果报;集是指四圣谛中的集谛,即烦恼的恶业。知苦断集就是说知道了生死的痛苦之后,就应该把招集烦恼的恶业断除。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术语)钻者锥也。以禅法为锥,穿觊所也。琅玡代醉编三十一曰:吕申公素喜释氏之学,及为相,务简静,罕与士大夫接...凡二卷。唐代不可思议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略称供养次第法疏、不思议疏。随文解释大日经疏卷七供养念诵三昧...(行事)禅院于结夏之日设斋会。见象器笺十四。...(术语)谓五阴如幻,假有之理也。辅行二曰:闻说阴幻,知罪无生。...报境不外乎二,所谓依报正报是也。依正二者,亦即身土。兹言身之分别,凡圣不同。先述凡夫二乘之身,次论佛身。凡夫...梵名 Karunā-pundarīka-sūtra。凡十卷。北凉昙无谶(梵 Dharmaraksa)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说明阿弥陀佛及...(杂语)欲念强而不知足者也。遗教经曰: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生建立】 p0474 瑜伽五卷六页云:复次生建立,谓三种欲生。或有众生,现住欲尘。由此现住欲尘故;富贵自在。彼复...指实、德、业、同、异、和合六句。传系古代印度胜论学派之祖优楼佉(梵 Ulūka)所立,至后代慧月(梵 Maticandra)...【智者内证】 p1152 法蕴足论二卷十一页云:智者内证者:佛及佛弟子名为智者。世尊所说苦集灭道,智者自内知见解了...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是华严宗重要教义之一。这种教义的特点,表达了一切事物,圆通无...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楞严咒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射箭一样,弓拉得满,箭才能射得远。我们中国人说,一个坏人...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 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讽刺显得轻视,尊重增加...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的,不踏实,他个人也以自己岁数...
古人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总的来说,不论什么好坏境界,一落分别,就是识神。一切不着,自然无事。 以不离话...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这个自身的事业,就是维持生活的事业,士农工商,不做一些有为...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停泊在一个岛屿附近,在船上休息。 夜深了,四周很安静,没有...
说这一部《法华经》,日月灯明佛说了多少时间呢?六十小劫。那么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只说了八年,这八...
知苦断集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知足天 | 下篇:知根无所畏 |
(术语)三界中一切之有情也。回向所修功德时之语。...
禅钻
大毗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
夏斋
阴幻
二种身
悲华经
不知足者
生建立
六句义
智者内证
六相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楞严咒注音版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少说与多说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如来禅与祖师禅

所有显现皆是识神所变现,切不可认以为真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