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老成宿德之人。临济录曰:“有一老宿参师。”名义集一曰:“体毗履,此云老宿,他毗利此云宿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经名)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三藏...又名十六神我,未见道的人,在五蕴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而有十六种的知见,即: 一、我,于五蕴法中,...【四种修习现观次第】 p0463 显扬十六卷二十页云:何等为四?一、发起。谓从闻所生智,乃至世第一法。二、证得。谓...【四种证预流支】 p0454 瑜伽十四卷九页云:又有四种证预流支。一、于说法师及教授者,能善承事,无所违犯。二、无...指“于之二谛”与“教之二谛”。系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所创之说。历来诸经论与各家所说之真俗二谛,有二种、三种、四...梵语 vajrāsana。又作金刚齐。指佛陀成道时所坐之座,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伽耶城南之菩提树下。以其犹如金刚一般坚...乃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 1832~1917)提出之理论。主张原始人在形成宗教之前,先产生万物有灵之...(术语)梵语陀罗尼,译曰持。持句者,持陀罗尼之言句也。...(一)天人之五衰相。六趣中之天人于临终时,显现衣裳垢腻、头上花萎、身体臭秽、腋下汗出、不乐本座等五种衰相。[北...(菩萨)梵语曼殊室利。译为妙吉祥。旧称文殊菩萨。...(物名)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
嗔心,就是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人若生了嗔心,便使自已的理智丧失,忘却本性,一不顺心,便恼怒打骂伤害别人...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念头就是评判。你感受到了就一定会评判。而评判最终结果会落在...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 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 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 可是...参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悟,但开悟有什么好处呢?佛教认为,一个开悟的人,任何事情他都放得下,再大的灾难也不怕,滚滚...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有身、受、心、法四个字,只有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咒最大的作用就是断除妄想,去除思虑。持咒,要注意三点:无断,无虑,无住。也即是,无间断,无思虑,无留住。 1....
问: 刚才您开示的时候说,拜占察忏要拜七天,一天当中是整天拜,还是只有早上或晚上分段拜忏? 梦参老和尚答: 七...
老宿
【佛学大辞典】
上篇:老婆禅 | 下篇:老猿 |
【离饮诸酒诸放逸处】 p1431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饮诸酒者:谓饮咽啜如上诸酒,名饮诸酒。放逸处者:谓上诸酒、...
梵网经
十六知见
四种修习现观次第
四种证预流支
于教二谛
金刚座
万物有灵论
持句
五相
大圣妙吉祥
金刚橛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学佛的人一定要学忍辱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打坐不是参禅
修行如弹琴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持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