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空甚深相】 p0789 显扬十五卷十页云:云何甚深相?颂曰:甚深相、应知取舍无增减。论曰:随前所说无二道理,...(譬喻)生死如梦。故譬之于长夜。唯识论七曰: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1062~1162)梵名 Nimbārka。印度宗教家。为印度教毗湿奴派(梵 Visnu)之支派宁巴尔迦派之开祖。又称宁巴弟提雅...(Lyders, Heinrich; 1869~1943)德国之东方学、印度学学者。生于卢比克(Lybeck)。专攻以马鸣为中心之佛教文学史...南朝梁代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号云门子。早孤家贫,住青州云门山。刻苦修学,博通内外,善能撰文,尤工于吟...(术语)安居竟所施之三衣,施主有事故,不得待竟日,于其以前施与安居僧者。安居竟十日已前许受之。舍堕罪中有过前...(术语)精进行之害正道者。止观八曰:习魔精进,求名闻故。...子题:僧尼二众结界得互相叉结、僧尼得通结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五百问云,大僧与尼通结得,不得相叉。”资持...(术语)能仁寂默之略。释迦译曰能仁。牟尼译曰寂默。...(术语)佛说法华经于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为一周。而于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三根有为...梵语 pratyaya,巴利语 paccaya。(一)狭义而言,乃指引起结果之直接原因(内因)外之间接原因(外缘)。广义而言,...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此中...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
即使你的人生,现在遇到很多的状况,有很多的挫折障碍,你也不用太难过,不用觉得你是世界上最倒霉最痛苦的人,为什...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知识,第三、听闻正法,第四、如理思维,第五、如法修证。其...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土法门的人,身口意三业所修的信解和你的行持必须从你的真实心...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行可以改变命运,这里地藏菩萨教我们用占察轮,是为了通过这个...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味,值得追忆的幸福的童年。童年的幸福,来自于妈妈的笑脸,来...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 月...《大方便佛报恩经》说:「佛的身体有三十二相、八十种美好的特征。每一种相与美好的特征,又有无量百千种微妙的相好...
五根有四事增上
【三藏法数】
[出五事毗婆沙论] 五根者。眼耳鼻舌身也。增上犹增胜也。一庄严身庄严。端庄严饰也。谓眼耳鼻舌庄严于身。然后完美。于此诸根。若阙一者。便成残陋。若不缺者。全美增胜。是为庄严身也。二导养身导养者。导引资养也。谓眼能见安危之色。耳能闻美恶之声。鼻能嗅香臭之气。舌能尝甜苦之味。如是等诸识。于色声气味。若好若恶皆能分别。导引于身。就好避恶。令身增胜。是为导养身也。三生识识即分别之义。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而能生于分别之识及相应法。
上篇:舍卫四德 | 下篇:四增盛 |
(548~?)唐初僧。瀛州(河北)人,俗姓乐。十六岁遇一沙门,听其讲述三世轮回之苦,雅会夙怀,萌出家之念,遂依...
空甚深相
生死长夜
宁巴尔迦
卢达斯
刘勰
急施衣
魔精进
僧尼结界相叉可否
能寂
三周
缘
【大藏经】唯识二十论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一切是无常的,不好的事情终究会过去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