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代东莞莒人,世居京口。字彦和。号云门子。早孤家贫,住青州云门山。刻苦修学,博通内外,善能撰文,尤工于吟咏。不谋娶妻之事而乐于布施。依止大学僧僧祐十余年,深研经论。僧祐所编之出三藏记集十五卷乃我国佛典目录之名著,该书之编定实由刘氏相助而成。曾撰“灭惑论”,痛诋道家之说。昭明太子深爱赏之。后与沙门慧震等奉诏治经于定林寺,因乞求出家,遂得剃度,法名慧地,未久即示寂,生卒年不详。所撰文心雕龙十卷,与钟嵘之“诗品”并称中国文学批评典籍之双璧,书中多取佛家之科条,以建立文章之轨则,又每每会通梵华音义,以表诠其文艺思想,故传至今日,犹见重于学界。[弘明集卷八、梁书卷五十、南史卷七十二] p596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观察内六根和外六尘皆无有我、我所。...(真言)般若心经中所说之陀罗尼也。陀罗尼集经第三亦说此咒。...【真实作意】 p0919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术语)戒律中之罪名。一、犯罪而他人忠告之,不自认罪之人。二、不肯忏悔之人,三、说淫欲不障道之人。此三种人。...【坏灭相】 p1446 集论四卷三页云:何等坏灭相?谓诸行生已卽灭,暂有还无故。...梵语 vākya。又作薄迦。含有章、部、品、言等义,与跋渠(梵 varga)之义同。俱舍论疏卷五(大四一·五五二上):...菩萨教化众生时,有四种的无畏,即 一、总持不忘,故说法无畏; 二、尽知法乐,知众生根机心性,故说法无畏...(经名)佛说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三卷,宋智吉祥等译。佛为巨力长者说大乘之深法,长者得无生忍,求出家,佛为授记...【四种秘密】 p0431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四秘密者,一、令入秘密,谓声闻乘中或大乘中,依世俗谛理说有补特伽罗,及...有四义,即:(一)谓一念之心与空理相应。(二)谓五地以上之菩萨,一念之间,真谛与俗谛二智并起;以此二谛无差别,故...梵名 Mahābrahmā-deva,巴利名同。位于色界初禅天之第三天。又称梵天王、梵天、梵王、大梵、梵童子(梵 Brahmā...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如果按百年计算,50岁以后的人生应该进入下半场...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愿望,这些愿望对你的生命会产生引导的力量,所以你不能只知道...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至少内心要有一点善根:禅定、智慧、大悲心,才...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众生燕雀处堂,罕思出离,惟逆境当前,庶几生远离之心。故佛称八苦为八师...这一次的灾难,我们就不禁要问,地震到底是什么因果?海啸是什么因果?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这里面难道没有一个是冤...
为什么这些五逆十恶的人,十声乃至一声佛号就能往生?念佛没有几声很少啊,这个很难相信了。有的居士常常提问题,说...
要认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好像愈来愈不容易,有个女孩子与男朋友交往七年,在订婚那天,男友跑了,才发现他早就结过...
刘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刘冯 | 下篇:刘遗民 |
(流派)又曰一念往生,多念往生。日本源空上人立念佛往生之宗,出其门者非一人,异解颇多。幸西立一念义。一念义者...
内外空
般若波罗蜜多咒
真实作意
三举
坏灭相
缚迦
菩萨四无畏
巨力长者所问大乘经
四种秘密
一念相应
大梵天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三界之中,无非牢狱;暂时快乐,终归无常
火灾、水灾、地震、海啸的因果

五逆十恶也能感应道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