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术语)苦患灾厄。三界皆然。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行事)净土宗每年自十月六日至十五日,营修十夜之诵经念佛事。经曰: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土为善千岁...(613~687)梵名 Divākara。意译日照。唐代译经僧。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年出家,居于摩诃菩提寺、那兰陀寺。风...(术语)青莲华之眼也。佛眼之好妙如青莲。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术语)四大种之一,地之大种也。事物上之坚性谓之地,此坚性周遍一切之物质,而为能造之因,故云大种。法华经化城...真佛与真土之并称。乃净土宗谓阿弥陀佛自证妙境界之佛土、佛身,亦即真实之行信而获往生者所见之佛土。(参阅“真土...为东晋时期般若学派六家七宗之一。吉藏于中论疏中谓此宗系于法开所立。此宗以三界为梦幻,悉由心识所显现。中论疏记...(术语)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之发动处曰机。修行之兴废,教法之进止,一由此根机之如何?最胜王经七曰:随彼根机...梵语 livgasya trairūpyam。因明用语。又作三向。即于因明三支作法中,凡是正确之因(理由)所须具备之三种条件,...又作灌佛会、降诞会、浴化斋。于佛陀诞生日(四月八日)举行之法会,灌水洗浴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诞生佛。一般多举...【着缚差别】 p1253 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九卷十一页云:问:着与缚何差别?答:名卽差别。复次义亦有别。着谓坚着;...佛说盂兰盆经...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
死亡好像还很遥远!这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很坚固,这个是常见。我们很难会想到自己会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知道自己...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
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处。为什么呢?心死不下去。再说呀,话...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生活穷困,所以受雇于商人,入海采宝。途中,船突然停止无法前...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发无上道心怎么发? 他这样开示的:唯发一念...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达目前生灭,凡起一念,凡灭一念,俱要了知,则生死不待预期,...
一、愿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有一位朱慈目居士是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一天特地去拜访佛光禅师道:禅师!我念佛拜佛已经二十多年了,最近...
大四相
【三藏法数】
[出大乘起信论疏] 大四相者。此就始终一期受报而言也。(一期者。谓从生至死也。)一生相谓一念托胎。十月满足。此身即生。是为生相。二住相谓既出胎已。住于世间。是为住相。三异相谓少则颜红体润。老则发白面皱。是为异相。(皱。侧救切。)四灭相谓业尽命终。身亦坏灭。是为灭相。
上篇:四正勤 | 下篇:四种沙门 |
(术语)譬不知正道之人。安乐集上曰: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中略)是故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
苦厄
十夜
地婆诃罗
莲眼
地种
真佛土
识含宗
根机
因三相
佛生会
着缚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提前面对现实,为来生积集资粮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功夫上去了,气脉就通了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