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人之性譬诸木而曰根。根之发动处曰机。修行之兴废,教法之进止,一由此根机之如何?最胜王经七曰:“随彼根机令习定。”寄归传二曰:“巧应根机,善诱人天。”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天名)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修身及修戒】 p0903 发智论十二卷十页云:云何修身?答:若于身已离贪欲润喜渇。又无间道能尽色贪;彼于此道...子题:尼不许独居兰若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说四依中,树下依者,非兰若中;尼轻易陵,不行此教;何妨余树得受头...华严宗十宗判释之第四,慈恩八宗之第四。指小乘说假部、成实论及其他经部之后世论师所立义。即立义不但过去、未来皆...(名数)一、同体三宝,即一体三宝也。二、别相三宝,即化相三宝也。三、一乘三宝,究竟之法身为佛宝,一乘之法为法...日本佛教用语。又称菩提寺、香华院。古称氏寺、坟寺。为安置历代祖先之牌位,祈其冥福所建立之寺院。在此作诵经、持...【楼至】 此翻啼泣,又名卢遮,亦名鲁支,此翻爱乐。...【缘起及缘生法中二分差别道理】 p1307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复次有二因缘,于诸缘起,及缘生法,建立二分差别道...(术语)数论派立二十五谛。其第一曰自性冥谛。此有萨埵,剌阇?答摩之三德。...(杂名)梵语曰噜地罗Budhira,见梵语杂名。...心,指精要。咒心,即谓诸咒中之精要。据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载,佛陀曾以楞严咒为咒心,并告知大众,十方如来因此咒...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天龙八部,悉皆云集。 尔...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近年来有些提倡重视休闲生活的人士认为,不要因过度认真、全神贯注于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换取金钱,因此而失掉了身心...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没有...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有一天她带着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 陈老板...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标准为何?有了这些朋友,我们就会不断的进步吗? 圣严法师答:...
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念是为什么而生起的?如果是因为美好的食物、漂亮的殿堂、别人...
佛法僧乃三宝之称。 每个人信佛,必须先皈依(归依)三宝。在归依前,应必须先了解三宝的大意。否则,莫名其妙的归依...佛陀与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当时有一位尊者,拥有无量金银珠宝,万贯家财,虽然富有,却悭吝犹不...
刚开始都是带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来听听课,也来打打佛七,打完佛七以后,回去继续打妄想,对啊,就刚开始就是...
根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根边蕴 | 下篇:根缘 |
佛应阿耨达龙王之请,为说无欲之法,并谓若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众生。十六大力即:...
耆婆天
修身及修戒
尼四依法
现通假实宗
六种三宝
菩提所
楼至
缘起及缘生法中二分差别道理
雨众三德
血
咒心
【大藏经】大宝积经
【大藏经】浴佛功德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工作与休闲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关
人格者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

三宝的分类
我所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