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687)梵名 Divākara。意译日照。唐代译经僧。中印度人,婆罗门种。幼年出家,居于摩诃菩提寺、那兰陀寺。风仪温雅,神机朗俊,通达三藏,博晓五明,尤精于咒术。知悉玄奘已学成归国,遂有远游之志,于唐高宗仪凤(676~678)初年入长安,时年六十余。永隆元年(680),帝敕令依准玄奘之例,安置别院,命“十大德”助师,于两京之东西太原寺及西京弘福寺从事译经,自永隆元年至垂拱元年(685),六年间共译出大乘显识经等凡十八部三十四卷。睿宗文明元年(684),法藏参谒师于西太原寺,得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文,以补华严经之阙。师恒思报答母恩,欲还本土,屡次上表请辞,终得敕许,惜以罹疾,示寂于垂拱三年,遂不得归,世寿七十五。武后敕葬于洛阳龙门香山寺。[宋高僧传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佛顶最胜陀罗尼经序(彦悰)]p231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转变字门者,谓若处显示转余显了字义变成余义,如不信不知恩等伽他后当说。...全一卷。略称般若心经略疏。唐代法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为般若心经之注疏。书中分教兴、藏摄、宗趣、释题等...与禅版同。坐禅时所倚之道具,厚约一公分,长五十七公分余,宽十二公分余,上下穿小圆孔,用时束定于绳床之横绳。[...【彼果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果相者:谓若世间若出世间诸烦恼断,及所引发世出世间诸果功德;...亦名:覆屋过三节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拘睒毗,阐陀起房,重覆不止,屋便摧破。居士嫌言,檀越虽与...舍弃一切而无所执著的心,为四无量心之一。...遮末罗,梵名 Cāmara。为南赡部大洲的二中洲(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之一。又作遮摩罗洲。此二中洲各复有五百眷...(杂名)与常水异,故曰阏伽之水。犹言菩提之道。...(杂语)修法之尼僧也。...laozihuahuzhizheng 中国佛道之争的一次历史事件。简称化胡之争。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一度被视为黄老神仙术的一...又作波陵。相当于唐朝南海(今马来群岛)中之阇婆岛(今爪哇岛)。六朝末期至唐代间,印度文化普及于印度诸国及马来...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
一位年青的西方僧侣刚到阿姜查的森林寺院中的一家分院,并请求准许留下来修行。 我希望你不怕受苦。阿姜查事先声明...大家看到本焕也不打香板,也不站着讲话,要坐着讲话,这个是什么?这个叫老苦。过去不是这样。过去从49年开始当方丈...问: 在为临终人助念过程中,应当持什么样的心态念佛号?是清清楚楚的念佛号就好?还是念念中,意想提醒行人不要忘...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 醒了之后,她家里头的佣人生...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忏悔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原文】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倘不自勉力,则多多皆属堕落恶道。欲再得人身,实非易事。汝今既能知非...
根据经典及祖师所说,业障的聚集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由贪嗔痴来 菩萨念及过去世在漫长的生死流转过程中,由于以贪...春秋时代,有一次,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他大声地读书,声音忽高忽低。齐桓公这时聚精会神的读书,己经進入了状态,...
地婆诃罗
【佛光大辞典】
上篇:地动 | 下篇:地华 |
(物名)避恶鬼之宝珠也。称仁王经之功德。见仁王经受持品。...
转变字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
倚版
彼果相
覆屋过限戒缘起
舍心
遮末罗洲
阏伽水
法尼
老子化胡之争
诃陵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快乐如果是真的,那它就不应该消失
本焕老和尚:讲话的是谁
临终助念应以何心态来念佛

为亡者做功德,比烧纸钱更有用
忏悔的五个要点

人生世间纵获高寿,亦瞬息即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