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譬不知正道之人。安乐集上曰:“如目连所问经。佛告目连:(中略)是故我说无量寿国易往易取,而人不能修行往生,反事九十五种邪道。我说是人名无眼人,名无耳人。”(大藏中无此经,大周刊定疑经目录有摩诃目连经一卷,或是)。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尸毗迦】 西域记云:唐言与。旧曰尸毗,略也。...【跋阇】 此云避。善见律云:毗舍离王及夫人,未登位时,共牧牛儿出门游戏,乃以脚[路-各+習]牧牛人儿。其儿泣...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三迁化条记载,四寮指禅家之库司、头首寮、单寮、蒙堂四者。同书卷六亡僧条则指首座寮、维那寮、知...(术语)一福德,二智慧。即二种庄严。此二德庄严法身者也。菩萨自初发心,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之福德,能显现法身...(地名)天竺山名。华言双迹。此山之峰。有二陇道似车迹。故名。见翻译名义集。...(术语)三三昧门之第二。又云无相解脱门。...(杂名)各为结缘会集书写经文也。此虽通于诸经,而多就法华言,是取大通结缘之义也。...(界名)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歹*比]】 苑师云:此是西域万字,佛胸前吉祥相也。...二因之一,即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譬喻)心想奔转不停,如盘上之圆珠也。释门归敬仪曰:教称野鹿,又等圆珠。...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别埋怨自己命运坎坷,先检讨自己负面(黑暗)的心念。了解这道理的人,就不会随便放纵自己动坏念头,或负面、黑暗的...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 大乘佛法以成佛...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我们开始念佛,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念佛?我们常常讲发心,要...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的四种主张--- 感恩、感谢、感化、感动 。其中,「感动」的意...我从小就是没有福报的人,一生皆在逆境中度过。 由于福报不够多,以致于缺少宽宏大量的心,偶尔也会对人悭吝或与人...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
佛于往劫,发大誓愿,摄受众生,如母忆子。众生果能如子忆母,志诚念佛,则感应道交,即蒙摄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
有一种回忆,住在都市已渐淡忘;有一种体验,住在都市恐不知道。 某假日下午闲来没事,碰巧孩子的好朋友难得回屏东...
无眼人
【佛学大辞典】
上篇:无异相似过类 | 下篇:无执受 |
(菩萨)涌出菩萨四上首之一。见法华经涌出品。...
尸毗迦
跋阇
四寮
福智
逾健达罗
无相三昧
结缘经
净土
[歹*比]
了因
圆珠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事与愿违时要好好检讨自己的心念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大安法师《四心念佛决定往生》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用佛法来补福报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万修万人去是有前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