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杂语)Vasudatta,译曰财施。华严经六十二曰:须达多优婆塞。婆须达多优婆塞。同慧苑音义下曰:婆须达多,云财施...唐代玄奘由印度归国所经之国。约在现今帕米尔高原(Pamirs)之西南部。依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载,淫薄健为睹货罗国之故...【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p1154 瑜伽九十三卷十八页云:于此正法毗奈耶中,虽复愚智俱从前际至于中际、幷由二种根...【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p0042 俱舍论三卷四页云: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分为内外二种,眼耳鼻舌身等五识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为外尘,意识所缘之法为内尘。...(术语)佛宿于母胎也。无量寿经上曰: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亦名:与持杖者说法戒开缘、持杖人说法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病,或为王及大臣者。”(含注...【等至】 p1118 俱舍论二十八卷五页云:已辩无色;云何等至?颂曰:此本等至八。前七各有三。谓味、净、无漏。后味...(术语)煞三摩娑Sat-samāsa之略。译为六合释。唯识述记序曰:三摩娑释,依士立名。...(术语)谓一般俗人入灌顶坛,投华于诸尊而结缘也。当投华时,使以尊像为与我有宿缘之尊体而念之,结缘之名基于此。...【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p0047 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二法,甚能违越世出世间正行境界。谓于自非法...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
谦卑比山高比海深,无所不容。傲慢比麦芒尖比针孔细,无所不入。 出生五十多载以来,我深知,消业的重要性。业有善...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就由于写作过多,过度使用手肘的结果,就得了「网球肘」。经常...寒山是唐代著名的和尚诗人。他的诗大多富有禅理,令人回味无穷。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有人辱骂我,分明了了知。虽...
前面从大乘通途佛法的角度阐述了信心的内涵及其功能作用,具体到净土法门,信心的法义又有哪些呢?蕅益大师的六信、...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之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世尊教诫比丘:在这世间上,有三种法,既不坚牢又不可靠!是哪三种呢?即:色身...问: 我们做事情,如果所执着的事情,不在烦恼的摄受范围,算贪吗?比如我们执着于西方极乐世界,和执着于世间种种...问: 原本我们以为小孩子是天真、无忧无虑的,但其实现在的忧郁症、恐慌症病患年龄正在降低,小孩、青少年也有不少...
二种流
【三藏法数】
[出涅槃经] 一顺流流即生死流也。盖六道众生。顺从生死之流。唯务趣下而不知返。所谓顺生死流。逆涅槃道也。(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二逆流谓初果须陀洹。依戒定慧精勤修习。则能断三界见惑。出离四趣生死。而证真空涅槃。所谓逆生死流。顺涅槃道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逆流。亦曰入流。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上篇:二土 | 下篇:二种色 |
【毗奈耶事摩怛理迦】 p0864 瑜伽九十九卷一页云:如是已说素怛缆事摩怛理迦;云何名为毗奈耶事摩怛理迦?谓卽...
婆须达多
淫薄健
智者愚者前中后际差别
二十二根立根所由
内尘
降胎
为执杖不恭敬者说法戒开缘
等至
三摩娑
结缘灌顶
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佛遗教经

我为消业,抓了三副禅药
忙到没有办法休息
忍辱求安

信佛力的同时,也要注重信自力
最高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