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十三卷二十二页云:又有二法,甚能违越世出世间正行境界。谓于自非法增上所生不可爱果,无有顾虑;于所作罪,无有羞耻。及于现法他所杀缚衰退等事,无有顾虑;于所作罪,无有羞耻。与此相违。当知即是白品二法。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人名)Manojaghoṣa,比丘名。译言如意声。见慈恩寺传。...(杂语)Pada,又作播陀,波陀,钵昙。译曰足,迹,句。法苑义林章一本曰:梵云钵陀,此翻为迹,当古之句。唯识述记...(天名)梵语摩诃迦罗Mahākāla,译为大黑天,大黑神。或译为大时。显密二教之所说各异。密教谓为大日如来因降伏恶...为五侍者之一。又称侍香。于禅林中,任此僧职者须于法会中持香盒司掌烧香行礼,及记录住持于上堂、小参、普说、念诵...梵语 rūpa-dharma。广义言之,乃总称物质之存在。泛指有质碍之物,即占有一定之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全一卷。唐代义净撰。又作唐字千鬘圣语、梵唐千字文。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即以天地日月等汉文一千字对译梵语。此...因明用语。因明四宗之一。于因明对论中,立者(立论者)与敌者(问难者)为同宗派之人,立者所立之宗(命题)若为此...(术语)言菩萨之大心,坚固不能破坏如金刚也。智度论四十五曰:一切结使烦恼所不能动,譬如金刚山,不为风所倾动。...梵名 Megha?ri 之音译。意译作德云、功德云、吉祥云。为善财童子所参访的五十三善知识之一。住于南方胜乐国(梵 Rā...【五下分结】 指顺益下分界的五种结惑。乃对五上分结而立五下分结,全称五顺下分结。即三界中的下分界(欲界)之五...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 提)用虫水戒十九。凡慈济物命,道之正要。知水有虫而故受用,特损物命,违其慈道。...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印光大师校印本)...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贪婪的人,永远不知道满足是什么。他不停地向外追求和占有,把...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能度萨婆若海。功德满足。但依本愿自在力故。权巧现化。影应...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几句话,是说用功人一天到晚心行上的事。见得要你们动、静一如,不分昼、...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便轻而易举地换来了两个人对你一生的细心呵护。且不说幼时勤换...
有这样一个师父,他刚出生时,人们就叫他大和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在五台山曾经认识一位日本来的大学生游客,他告诉我他是佛教徒。在朝拜寺院的时候,我发现他面对佛像都不礼拜。在很...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如尊重生命、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等等。本文重点从食品安...
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比他的文学作品更轰动于世。徐志摩出身于浙江一家大富人家,...
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法相辞典】
【二法能违世出世间正行境界】 p0047
上篇:二法能令根熟有情速入现观 | 下篇:二法极障现观及彼二种对治 |
阿罗歌,梵语 arka 之音译。又作阿迦花、遏迦花。意译为白花。生长于印度,叶大,印人多以其叶供作祭祀用。俗名 mā...
秣奴若瞿沙
钵陀
大黑天
烧香侍者
色法
梵语千字文
先承禀宗
金刚心
迷伽室利
五下分结
用虫水戒制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化贪婪为恬淡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真切工夫才有悟处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预言竟成真
礼拜自己心灵的庄严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