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Manojñaghoṣa,比丘名。译言如意声。见慈恩寺传。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kle?ah prahīyate。惑,为烦恼之别称。即依有漏道、无漏道之力断除烦恼,便惑障不生起。又作断结(结使,为烦...梵名 Ratna?ikhi。意译宝髻。即昔时宝髻佛尚未出家学道,仍为太子时之名。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爱敬】 p1201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三页云:云何爱敬?答:如有一类、于佛、法、僧,亲教、轨范,及余随一有智尊...大三灾之一,即坏劫时所发生的大火灾,烧到初禅天,一切都变成灰烬。...(术语)心之乐欲也。法华乐王菩萨品曰:观众生心欲。...梵语 ādar?a,pratibimba。镜中之影像。般若经十喻之一。以诸法之见有而实无,譬喻镜中之影像。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书名)画唐百丈山怀海禅师之禅门规式者,称为古清规,今不传。后元百丈山德辉禅师奉敕改修之。称为敕修百丈清规,...大乘经五大部之一。指华严、般若、法华、涅槃等四部以外之大乘诸经。为智旭阅藏知津所用之分类法,依天台五时判教,...(术语)不善之行也。俱舍论十六曰:一切不善身语意业,如次名身语意恶行。十地论义记四本曰:现习恶行,当受大苦。...比喻无理强求。菩萨本缘经卷下(大三·六五下):“譬如钻水求酥,是实难得。”此外,“钻火得冰”一语则比喻因果不...名闻利养,易生贪染,染着既生,难得自在,故称为缚。[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四之二] p2810...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地藏十轮经...●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祗获法身 愿...问: 父母不在本地,诵哪部经回向给他们最好? 仁清法师答: 父母在不在本地,没有任何关系。如果父母和我们在一块...佛法是平等的,不论你年纪大小,动步早就早回家。当年高明寺来果和尚有个侍者,只有十几岁,还是个孩子。他跟来果和...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恩德,那是比山还高,比大地还广。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广来比喻...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好人难做,也有不少人一味放大好人没好报,说轻点这是道德撒娇,说重点这是推卸责任、躲避崇高。再...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张师姐。这个张师姐她以前因为结了婚以后身体不好,吃药也吃不...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四个科目,要达到究竟圆满,可能要到成就佛果的地位才能够究竟...
秣奴若瞿沙
【佛学大辞典】
上篇:矩奢揭罗补罗 | 下篇:秘决 |
(术语)禅那与三昧。禅那译思惟,三昧译定,同体异名也。或以色界之所属为禅,无色界之所属为三昧。...
断惑
勒那识祇
爱敬
劫火
心欲
镜像
百丈清规
方等部
恶行
钻水求酥
利养缚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早课(朝时课诵)
诵哪部经回向给父母最好
本焕长老:修行,功夫,开悟
如何去报佛恩?
善良的心不因被欺骗而改变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