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Vasudatta,译曰财施。华严经六十二曰:“须达多优婆塞。婆须达多优婆塞。”同慧苑音义下曰:“婆须达多,云财施,或云有善施行。”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晋代孙绰撰。现已不存。内容散见于“梁书”等。本书将西晋至东晋初年之高僧竺法护、竺法乘、于法兰、于道邃、帛法祖...我执和法执。我执又名人我执,即执著人有一个实在的我体;法执又名法我执,即执著一切法都有其实在的体用。...【三十二相】 p0193 瑜伽十一卷二十页云:复有三十二相。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术语)地水火风也。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故名大,能造色法,故名种。色香等一切物质,不能离此四大而生,故称为...(物名)具云释迦毗楞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名义集三曰:释...【恭敬】 p0949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九页云:云何恭敬?答:诸有恭敬、有恭敬性,有自在,有自在性。于自在者...(术语)四种拳之一。大日经疏十三曰:作拳法有其四种:第一如常作拳法大指竖之。次以空指在于掌中而拳之,名金刚拳...(物名)触者污也。携带于厕中之瓶也。...(杂语)Mānuṣendra,译曰仁王。仁王经良贲疏一曰:梵云摩拏,此翻为仁。梵云产捺罗,此翻为王。...(譬喻)譬义理之高如山也。因明大疏一曰:竦义山于奥腑。...一宗与他宗之间,因宗义不同而起之论争,称为宗论。又作法论。印度之外道与佛教之争,中国道、儒之冲突,此二种内外...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就有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每一种生...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是这样。这些人读书读得多,有机会认识很多人的思想见解,加上...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都有一种经世事后的淡...
用功的人,谓一人与万人敌。这一句话,在古人最好,在今人则不行,何以呢?古人道心充足,百折不回,一勇可以超过去...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的谚语,意思是说如果人们每天都吃点豆类食品,不仅能够远离疾病的困扰,还可辅助...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慧根,实难深生正信。勿道儒者不易生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识,亦每...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你说你没有时间,你宁可念少一点,但是你要摄心专注,每一...
婆须达多
【佛学大辞典】
上篇:婆须蜜多 | 下篇:婆提 |
十二有支,也叫十二因缘,十二缘起。原出《阿含》经典,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
道贤论
二执
三十二相
大种
毗楞伽
恭敬
金刚拳
触瓶
摩拏产捺啰
义山
宗论
【大藏经】【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在十斋日中,做的佛事功德会加倍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一人与万人敌,在今人则不行
用五色豆来补五脏

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