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见清净十相】 p0642 瑜伽七十四卷十六页云:云何见清净十相?一、不计度我能行施,施为我所行,而惠施。二、...(传说)鳖遇枯旱,湖泽干竭,不能自至有食之地。时有大鹤,住于其边,鳖来求哀,鹤衔之飞过都邑。鳖问此为何等?如...禅林用语。又作三百会。乃形容佛陀一生说法的法会之多。[碧岩录第六则] p550...【异相】 p1112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八页云:问:言异相者,为灭坏故、名为异相?为转变故、名异相耶?设尔;何失。...【永断似正法见】 p0495 瑜伽八十八卷二十页云:于六种相,觉悟生时,当知永断似正法见。谓阿罗汉、于依所摄,灭坏...1、净土门所立。 一、位不退,即修得的位次不退失; 二、行不退,于所修的行法不退失; 三、念不退,于...【自业智力】 p0599 瑜伽四十九卷十七页云:若有诸业、已作,已增,已灭,名为过去。若有诸业、非是已作,已增...(634~713)唐代僧。天台宗第七祖(一说六祖)。又称惠威。婺州东阳(浙江)人,俗姓刘。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礼...梵语 ā?raya-parivrtti 或 ā?raya-parāvrtti。转所依之意。又作所依已转、变住。转,转舍、转得之义;依,指使染...(天名)Vimalā,天女名。大自在天之妇也。西域记二曰:跋虏沙城东北,五十余里,至崇山,山有青石大自在天妇像,...【六想身】 p0297 集论一卷四页云:云何建立想蕴?谓六想身。眼触所生想,耳触所生想,鼻触所生想,舌触所生想,身...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积经卷第四 大宝积经卷第五 大宝积经卷第六 大宝积经卷第七 大宝...
严澄。字道彻,江苏常熟人,文靖公严讷的儿子。年少即有清高的气节,因为父亲的庇荫,担任中书舍人(中书省缮写文书...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直奔归路。 不久天下大雨,樵夫迷失了道路;在万分焦急中,...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会活得很痛苦,因为你的心作不了主。别人要怎么样,别人舌头...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这两种...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信是危险的,离成功近,离失败也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
过去世尊常在恒河边游化,广说法要。每当世尊说法之时,都有无数天龙、鬼神、国王、人民,乃至飞鸟走兽,前来听法。...【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
佛法的修行实际上就是修戒、定、慧,因为修戒可以让我们得到福报。有了福报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不会有障碍,我们...
客尘二义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客义谓见思等惑。皆由众生不了外尘之境。种种妄想而生。若以智慧观察。惑体本空。则法性理显。惑亦何有。经云。不住名客。是名客义。二尘义谓微细之惑。而能染污清净真性。譬如牖隙光流。诸尘相现。亦能乱于虚空之性。若智慧发明。了惑本无。则空理现前。尘亦何有。经云。澄名空。摇动名尘。是名尘义。
上篇:见思二惑 | 下篇:二障 |
(术语)植罪恶深而不可拔者。又罪恶之根本。即无明也。...
见清净十相
鳖不慎口
三百六十会
异相
永断似正法见
四不退
自业智力
慧威
转依
毗摩罗
六想身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

人生无味,皮囊终坏
忘恩负义的樵夫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虾蟆虔心闻法,感生天上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