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又作三百会。乃形容佛陀一生说法的法会之多。[碧岩录第六则] p55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1639~1675)明末黄檗宗僧。泉州府(福建晋江)人。字西意。曾于泉州开元寺参学。清康熙十二年(1673),渡海至日...据十诵律卷三十七载,有三种肉,病者可食,称为净肉。(一)眼不见杀,自眼不见是生物为我而杀。(二)耳不闻杀,于可信...亦名:神通显德二缘 行事钞·诸杂要行篇:“多云,凡显德有二:一、为名利;二、为佛法众生,随时自在无所障碍。十...诸经开头都有通别二序,如是我闻等是共通于诸经的序说,叫做通序,通序之后是序说这一部经讲说的缘起,即叫做别序。...密教图像中,于金刚萨埵、欲菩萨、触菩萨、爱菩萨、慢菩萨等五秘密中,加上八供四摄,共成十七尊,称为五秘密曼荼罗...子题:三语羯磨、三语受具、善作羯磨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一、受戒文)文云三语名羯磨者,引证也。以习俗生常...【远想近想】 p1257 集异门论十一卷八页云:若远若近者:云何远想?答:过去未来想。云何近想?答:现在想。复次云...【能遍知】 p0893 大毗婆沙论三十四卷七页云:能遍知者:谓阿罗汉。乃至广说。问:有学亦是能遍知者;何故但说...(书名)毗婆沙,译曰广说。佛灭后四百年初,五百罗汉,由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之请,广解释发智身论者。唐玄奘译,二...(术语)谓比丘受头陀法者,不数数食,及小食等。唯受一坐食。法于一坐中食,令满足。更无坐食。设未满足,有因缘起...(经名)四阿含经或五阿含经之一。杂集不摄于其余之阿含经者。宋求那跋陀罗译。五十卷。此外有别译杂阿含经十六卷,...佛说疗痔病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入秋以后,空气干燥,是秋燥症多发的季节,同样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每到这时各种时令水果大量上市的时候,正是让我...问: 助念的时候,助念人员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可以吗?这样助念会影响亡者吗?助念开始之前,需要洒净吗?比如...
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一、求佛而不修佛 佛法是修行法门,是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法理,修去心灵上存在的污垢与愚见,达到...
古来注疏,代不乏人,世远就湮,所存无几。云栖和尚著为《疏钞》,广大精微。幽溪师伯述《圆中钞》,高深洪博。盖如...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欲得便宜,反吃大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
最近在武汉的月湖畔看到了这个知音的故事,第一次面对面地体会到了古人所享受到的生命的美好。 伯牙去学琴,老师成...
三百六十会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有对 | 下篇:三自 |
【异熟法】 p1114 瑜伽六十六卷六页云:又临终时,最后念心、是异熟法。若结生相续无间之心,亦是异熟。从此已后,...
宗谧
三净肉
现神通显德二缘
通序
五秘密曼荼罗
三语受具善作羯磨
远想近想
能遍知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一坐食
杂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秋吃三种果最润燥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求地藏菩萨却「事与愿违」的背后
修行要去掉这二十种错误观念

《阿弥陀经》的三大注疏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