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梵语 sarva,巴利语 sabba。乃总赅众物之词。音译作萨婆。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中):“萨婆,秦言一切...【杂染清净】 p1412 无性释二卷二十一页云:言杂染者:是浑,是浊,是不净义。言清净者:是鲜,是洁,是扫除义。杂...大自在天之标帜。即雄伟之男根。为印度教湿婆派(梵 ?iva)之神体,谓诸有趣皆由此而生,故敬之。[续高僧传玄奘传...【我劣慢类】 p0648 集异门论五卷二页云:我劣慢类云何?答:如有一类,作是念言:我之种族形色作业工巧财位寿...位于韩国江原道平昌郡五台山。为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据本寺寺传载,新罗善德王五年(636,一说七年)慈藏入唐,登...【舍利子与外道论议处】 p0799 西域记六卷五页云:影覆精舍东三四里,有窣堵波,是尊者舍利子,与外道论义处。...梵语 pā?cātya。西方(西国)之诸师。又作西国师、外国师。指北印度犍陀罗国诸论师而言。系迦湿弥罗国“说一切有...(术语)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三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梵语 ūrna-laksana,巴利语 unna-lakkhana。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间白毫相、白毫庄严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间...意为不论佛陀出现世间与否,诸法之性相常住,无有变化、增减等。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二上):“尔...(名数)九十五种之外道,以十一宗统收之。一数论师,计冥谛生。从数起论,故名为数论,又论能生之数,故名为数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传授五戒,有一个小偷刚好经过祝...
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西方是肃杀的意思。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当然,从称理和表法的意义上来说,这个西在季节上代...
看看我们的饮食:我们每天都追求美味,这些所谓的美味可不就是一切众生的肉吗?这就有杀业的责任啰!所吃的是众生的...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大爱圆融?要放弃这男女间的情爱吗?如果不放弃这份小爱,又...
吾人铸形父母,寄迹乾坤,随业受身,依因感果,是身不实,四大假合所成。有病方知五阴幻报为苦,古云有病方知身是苦...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夫妻之间,家庭之间互相嫌弃,家...久远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很喜爱黄金的人。每天天色微亮,他就勤奋地到各处去工作赚钱,不敢稍有歇息,所有辛苦赚来...佛住世时,弗加沙王由于读诵了《十二因缘经》,体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财、色、名、食、睡等五欲之乐,原来是烦恼的根本...
三类境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三类境者。谓第八阿赖耶识。缘三种境。种子根身。即内境也。器世间。即外境也。(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一种子境谓第八识。能遍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故名种子境。二根境谓第八识。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而为身分。故名根身境。(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三器世间境世界如器。名器世间。谓从第八识转相而成现相。即有山河大地等境界。故名器世间境。
上篇:三种有 | 下篇:三聚 |
亦名:沙弥受十戒须二师 子题:出家人必依和尚、出家阇梨 资持记释云:“以 出家人必依和尚 ;不同五八,唯一人故。...
一切
杂染清净
天根
我劣慢类
月精寺
舍利子与外道论议处
西方师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白毫相
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外道十一宗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往生西方是诞生,不是死亡

机心越深,以后的奇祸就越大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推荐】佛教疗养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