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三藏法数 > 正文
子题:出家人虽破戒罪毕得解脱、一日一夜出家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出家偈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智论云, 出家人虽破...指受一分戒之菩萨。显戒论卷中(大七四·六○六上):“地上菩萨,八万威仪。地前菩萨,随分威仪。何况一分菩萨、具...【杂乱语】 p1411 瑜伽八卷十三页云:非时而说,前后义趣,不相属故;名杂乱语。...(?~1000)北天竺迦湿弥罗国僧。原住中印度惹烂陀国密林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二月,偕施护来汴京。帝召...【我纯有乐】 p0648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五页云:我纯有乐者:谓在前三静虑。诸得定者,以天眼通,见三静虑恒时受...梵名 Candrakīrti,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西元七世纪顷,印度中观具缘派僧,出生于南印度沙满多(...(书名)婆薮盘豆造,陈真谛译,二十二卷。婆薮盘豆者世亲之梵名。此论与阿毗达磨俱舍论同本异译,是曰旧论,又云旧...【舍利子故里】 p0799 西域记九卷二十页云:频毗娑罗王迎佛东南行二十余里,至迦罗臂拿迦邑。中有窣堵波,无忧...全一卷。唐代僧窥基撰。略称西方要决。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本书旨在劝众往生,内容系阐释往生西方之诸疑难。凡十...(术语)谓眼等六根之中,一根返于真性则余五根亦得解脱也。楞严经六曰: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又六根亦如是,元...(公案)又曰乾峰一路:僧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峰拈起柱杖划一划云在这里。见会元十三无门...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金光明最胜王经...
问: 请益法师,经书之类都好难,整理好多笔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天资不行,咋办?还是放弃那些只念佛号?从哪里...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它远远超出凡夫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所以就...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
问: 应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迷惑?如何搞好团结? 大安法师答: 学佛人的人我是非实际上很多佛教的寺院、机...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自见其身遍卧满床。千万人受罪。亦各自见身满床上。众业所感...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憍陈如等人。 当时,释提桓因、频婆娑罗王也各带领了八万四千...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当时,给孤独长者的儿子刚娶亲,妻子名叫玉耶,不仅出身名门,且面貌端正庄严...问: 法师,实在难以对恶人和我讨厌的人生起真实的慈悲心?对于冥顽不化的恶人,我们坚持吗? 宏海法师答: 当意识...
三种有
【三藏法数】
[出大智度论] 一相待有待即对待之义。谓如长短彼此等。实无长短。亦无彼此。以相待故。乃有长短等名。是则长因短有。短因长有。彼亦因此。此亦因彼。东西南北。皆亦如是。故名相待有。二假名有假即虚假不实也。谓如毡因毛缕而成。若无毛缕。毡则何有。是知毛缕因缘和合。假名为毡。一切众生。四大和合。假名为身。亦复如是。故曰假名有。(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三法有谓一切诸法。皆从因缘而生。缘合则成。缘散则灭。本无自性。虽无自性。非如兔角龟毛。有名无
上篇:三有 | 下篇:三类境 |
(物名)本名火珠。谓塔上之宝珠也。俗曰珠圆。谷响集一曰:上火珠者最上金宝珠,我俗忌惮称火,故呼为水圆。...
出家胜益
一分菩萨
杂乱语
天息灾
我纯有乐
月称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舍利子故里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
一即六
乾峰一划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经书之类都好难,只念佛号可以吗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怎样对待学佛人之间的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