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名)本名火珠。谓塔上之宝珠也。俗曰珠圆。谷响集一曰:“上火珠者最上金宝珠,我俗忌惮称火,故呼为水圆。”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法华六瑞之一。为佛说法华经前入于无量义处三昧也。出法华经序品。...1、就实相之空理而言,如般若经说: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意思是说诸法就是真空,真空即无增减...(术语)有二种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而至八万四千岁者)又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1120~1188)宋代临济宗僧。浙江天台人,俗姓卢。号混源。十二岁出家,师事资福道荣。十六岁受具足戒,习天台宗教...【神境智类有五】 p0935 俱舍论二十七卷十七页云:论曰:神境智类、总有五种。一、修得,二、生得,三、咒成,...即愿佛之光明照触十方世界众生,令得远离罪恶、身心柔软。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第三十三愿。又作光明摄益愿、蒙光获...【法语】 p0755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法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如法事;是名法语。...【恚寻害他】 p0939 大毗婆沙论四十四卷二页云:云何恚寻害他?答:如有一类、起瞋缠故;断害他命。如是害他。...【善士静虑】 p1143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善士静虑?谓此静虑、略有五种。一者、无爱味静虑。二者、慈俱行...略称水陆,或名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一种隆重而盛大的佛事仪则。近代学者认为是唐代密宗的《冥道无遮大斋》与梁武...为区别大、小二乘缘起说之语。依知礼之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载,大乘唯心,小乘由心。即大乘之缘起说,以森罗万象之万...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
我有一个信众,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数,每天出门前、回家后,一定会用紫微斗数算一算。有时连出门坐...有一个老和尚到了垂暮之年,决定把衣钵传给弟子,无奈众多弟子中只有三人悟性较高,他决定考察他们。一天,老和尚吩...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香、涂香、食品、明灯等等,但就重要是供品的来源之清净及供养...1、烧香拜佛 求签问卜 祈消其灾 求满其愿 某些居士,专门喜欢拜庙请香,祈求佛菩萨保佑,或是消除某些具体的灾障,...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谈到死亡的问题,每个人都很忧愁、恐惧。关于死...
我国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一时纷起,形成了一个众芳竞秀的局面。中有一宗,以奉阐《四分律》为本,并在终南山创立戒...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等,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因为吾辈凡夫上根...
水圆
【佛学大辞典】
上篇:水净 | 下篇:水葬 |
(菩萨)Vajrasūci,胎藏界第十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手执独钴。独钴之形似针,故曰金刚针。大日经疏五曰:素支译...
入定瑞
不增不减
大中小劫
昙密
神境智类有五
触光柔软愿
法语
恚寻害他
善士静虑
水陆法会
唯心由心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优婆塞戒经

不要老是生活在怀疑之中
明月之心不可无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居士学佛不如法的言行面面观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南山律祖道宣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