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三事寻求见趣】 p0206 大毗婆沙论八卷九页云:如是总说,便有三事寻求见趣。一、以自性。二、以对治。三、以等起...(术语)供阏伽于佛也。...圣教量者,谓不违二量之教,此云何?谓所有教现量比量皆不相违决无移转定可信受,故名圣教量。...为“性相决判”之对称。性、相二宗于教义上原本即有交互会通之处,而将此二宗交互会通之教说加以系统融和,彰显其会...(名数)财贫法贫也。财贫谓乏资生之财物也。法贫,谓邪见不能信正法也。智度论九十八曰:贫有二种:一者财贫,二者...谓充满瓦砾荆棘之娑婆世界即真常究竟之寂光土。凡寂光土之体,具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若以众生之见,则为惑、业、...又作衩袒。谓不搭袈裟,仅着法衣。缁门警训卷六慈受禅师示众箴规条(大四八·一○七○下):“衩衣登殿(或系“厕”...(术语)哀苦之众生也。大经净影疏上曰:佛心哀怜。...即直指众生原来具有之寂知为本体。乃南宗禅荷泽神会(670~762)一系之主要教义。谓人人所具有先天空寂之知,乃凡圣...郁伽支罗,梵名 Ulkacelā,巴利名 Ukkacelā, Ukkavelā。意译为神祇村。位于跋耆国(巴 Vajjī)恒河附近之村庄名...(术语)修秘密乘,现证法界体性智。谓之大乘现证。三昧耶者,本誓平等等之义也。金刚顶经上曰:一切如来大乘现证三...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
我们想要超越三界的尘劳,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练。将施妙药,先候病源,吃药之前,要先知道这个病是从哪里生...念佛的人,切忌散念,因为散念不能摄心,念成习惯,就难以收拾了。所以初学念佛,一定要计数。计数念佛,可能对大家...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非颠倒,真的成假,假的成真。《目莲传》说目莲尊者,又扯到《...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 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
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 我们经常昏沉,或者睡觉睡的太多,有什么坏处呢?它会破坏你今世跟...
当我提笔写出近一年多学佛感想时,心中感慨万千,似有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一点一点碎片化的学佛体会,慢慢聚...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一般人很容易误解这是在散播悲观主莪。事实上,在佛教的观念中,身体上生...
舍利子故里
【法相辞典】
【舍利子故里】 p0799 西域记九卷二十页云:频毗娑罗王迎佛东南行二十余里,至迦罗臂拿迦邑。中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是尊者舍利子本生故里。井今尚在。傍有窣堵波,尊者于此寂灭。其中则有遗身舍利。尊者,大婆罗门种。其父高才博识,深鉴精微。凡诸典籍,莫不究习。其妻感梦,具告夫曰:吾昨宵寐,梦感异人,身被铠甲,手执金刚,摧破诸山,退立一山之下。夫曰:梦甚善。汝当生男,达学贯世。摧诸论师。破其宗致。惟不如一人,为作弟子。已而有娠。母忽聪明。高论剧谈,言无屈滞。尊者年始八岁,名擅四方。其性淳质,其心慈悲。朽坏结缚,成就智能。与没特伽罗子,少而相友,深厌尘俗,未有所归。于是与没特伽罗子,于珊阇耶,外道所而修习焉。乃相谓曰:斯非究竟之理。未能穷苦际也。各求明导;先尝甘露,必同其味。时大阿罗汉马胜,执持应器,入城乞食。舍利子见其威仪闲雅,即而问曰:汝师是谁?曰:释种太子,厌世出家,成等正觉。是我师也。舍利子曰:所说何法,可得闻呼?曰:我初受教,未达深义。舍利子曰:愿说所闻?马胜乃随宜演说。舍利子闻已;即证初果。遂与其徒二百五十人,往诣佛所。世尊遥见,指告众曰:我弟子中智能第一。至已顶礼,愿从佛法。世尊告曰:善来苾刍。闻是语时,戒品具足。过半月后,闻佛为长爪梵志说法。闻余论而感悟,遂证罗汉之果。其后阿难承佛告寂灭期,展转相语,各怀悲感。舍利子深增恋仰,不忍见佛入般涅槃。遂请世尊,先入寂灭。世尊告曰:宜知是时。告谢门人,至本生里。侍者沙弥,遍告城邑。未生怨王,及其国人,莫不风驰,皆悉云会。舍利子广为说法。闻已而去。于后夜分,正意系心,入灭尽定。从定起已而寂灭焉。
上篇:剎那四相 | 下篇:舍利子与外道论议处 |
【义决择】 p1239 集论八卷十页云:何等义决择?谓依六义而起决择。何等六义?谓自性义、因义、果义、业义、相应义...
三事寻求见趣
华水供
圣教量
性相融会
二贫
娑婆即寂光
衩衣
哀怜
寂知指体
郁伽支罗村
大乘现证三昧耶
【大藏经】大般涅槃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心本有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初学念佛不可散念,必须计数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昏沉与睡眠的过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