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名数)大般若经护持之神也。...(一)凡二卷。又称起信论义疏。隋代昙延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为大乘起信论之注疏,现今之流传本仅余卷上,其卷...于所对之境、事未能专一而心念余事。大宝积经卷六十八(大一一·三八六下):“此诸众会无余念,一心瞻仰大瞿昙,唯...又作归程详参。即回光返照以参究自己本来之面目。乃谓大彻大悟后之精进修行,以保任佛道之要机。普劝坐禅仪(大八二...(譬喻)以一巾譬真性,以六结譬眼耳等六根,使知根本虽一,而由妄相分别生六根也。楞伽经五曰:佛告阿难:此宝花巾...金刚华,梵名 Vajra-puspā,音译嚩日啰补涩闭、嚩日啰补瑟波。西藏名 Rdo-rje-me-tog。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之一,...即密教正觉坛所用之十二大圣曼荼罗。正觉坛,系指行者登正觉位时,行灌顶作法之修法坛,故又称灌顶坛。行者受灌顶后...(术语)谓一句一句释其义理也。释真言以初释字义,次释句义为例。大日经疏四曰:真言中有字义句义。...(术语)禀承佛之教法也。止观辅行一曰:受化禀教,须讨根源。玄义释签六曰:昔禀佛教,起于誓愿。...授戒法时,拜请戒师入道场。礼请戒师之法,维那赴方丈,展坐具三拜礼请戒师,戒师不答拜,终了,维那再引请,鸣钟七...【一切种子有九种】 p0011 瑜伽五十二卷十六页云:复次若略说一切种子,当知有九种。一、已与果,二、未与果,...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我们全家学佛修净土法门,缘起于父亲往生西方净土的真实故事。 自从在救护车上,眼看父亲快要窒息而开始念佛,直到...
问: 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的难处时说,有觉有照,不免生死;无觉无照,又落在空亡,这...不少人,对没有亲眼看见的事物,常常给予否认。你说:世上有佛,他就说:我怎么没看见。你说:极乐世界很庄严、地狱...
我们的人生总是向往着更高、更新的境界,所以,新年意味着我们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就,新的作为,我想这应该...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为重要? 净界法师答: 理观,简单的讲,就是对道理的观察,佛...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苦的...我很喜欢《楞严经》里的一个故事。 是说有一位月光童子,他在久远劫前曾经跟随水天佛修习水观,以进入正定三昧。 月...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
圣教量
【阿毗达磨辞典】
圣教量者,谓不违二量之教,此云何?谓所有教现量比量皆不相违决无移转定可信受,故名圣教量。
上篇:食不调性 | 下篇:十四门辩释决择 |
(名数)翻邪三归为一,重受三归有四:一、五戒之三归,二、八戒之三归,三、十戒之三归,四、具足戒之三归。受诸种...
十六善神
大乘起信论义疏
余念
归程祥参
六结
金刚华菩萨
灌顶坛曼荼罗
句义
禀教
请戒师
一切种子有九种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父亲往生净土的故事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看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上

把握当下,做时光的主人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心无片瓦
